当前位置 >> 美文品鉴

老记者眼中的台湾

发布时间:2005-04-05 13:12:49

    《一个真实的台湾》以朴实的语言,记录了四川省绵阳市一位老记者布克先生在中国台湾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许多此前无从了解的当代台湾的真实情况。日前,布克先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了该作成书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记者:布克先生,你何时产生创作此书的想法?

  布克:虽然动笔是在2004年,但产生这想法是在十年前,那时我的女儿和一个台湾人结婚,作父母的都想了解一下女婿家的生活状况。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找到描写台湾普通居民生活的书籍。

  女儿在台湾取得居留权后,按照规定,我和老伴在2003年11月办妥了探亲手续,从香港转机到台湾,于2004年3月底回到绵阳。在台湾期间,因为一直有个愿望,加上老记者的职业习惯使然,我走遍了台北、高雄、台中、台南、基隆、南投等7个大中城市,16个县和上百个镇乡,有机会和几十家亲戚朋友相聚,会见了许多人士,从这些地方、这些人身上,我对真实的台湾有了细致的了解。

  许多人都想了解台湾的现状和台胞的生活情况,我写这本书,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记者:在与台湾普通民众接触中,你觉得他们的生活状况到底如何﹖

  布克:台湾的山山水水都很美,人们的总体生活不错。但是,陈水扁上台后,竭力推动台“独”,分裂族群,使台湾几年来经济持续下滑,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富人不少,家财万贯,但贫富悬殊也大,很多人在贫困线上挣扎。社会看起来“民主”而“自由”,实际是乱象丛生。不过台湾人的打拼精神很强,这与炎黄子孙的自强不息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记者:您提到的“打拼精神”,能否举个例﹖

  布克:去年3月12日,我到台中县和平乡南势村打铁坑去拜访了一位肖顺图先生。他们一家人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他的家在台湾中央山脉的群山之中,山高谷狭。70年前,肖顺图的父母因生活贫困迁到这大山里,初时人烟稀少,一片荒凉,两人劈荆斩棘,开垦荒地,种粮种茶种果。当肖顺图长大时,重点种梨,并注意市场的开拓。全家人日夜不息地辛勤劳作,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扎根在这片梨园中。如今他们的30亩梨园,实现了现代化生产和管理,全家8口人拥有7辆高级轿车,经常出外旅游。肖顺图一家人的打拼精神,值得所有身处困境的人学习。

  记者: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心愿,台湾普通民众对此怎么看?

  布克:广大的台胞均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盼望“和平统一”。但“台独”的势力也很猖獗,使社会显出混乱的状态。

  记者:您在台湾期间还赶上了台湾地区的选举,有没有给您留下深刻记忆的事件﹖

  布克:在台湾中部的深山之中有一座跻身全世界三大佛教建筑之一的中台禅院。开山法师叫惟觉,当我得知他是四川营山县人时,打算去拜访他。但当时正值台湾地区选举,我只在电视上见到他。原来惟觉大师反对“台独”,并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台独分子”纠集了一伙人,天天到寺庙里去闹事,阻挠寺庙活动的开展。惟觉法师被逼无奈,只好在电视里发言,宣布闭寺一周,谢绝一切来客。我的归期已定,没法等到他会客,最终没能见到他本人。虽然是带着遗憾离开,但从惟觉大师身上我看到了台湾民众渴望祖国统一的决心,令人十分感动又欣慰。这些故事我都收在了这本书里。

  记者:这本书出来后的反响如何﹖

  布克:出书之前,我曾把部分章节在《绵阳广播电视报》上连载,没想到接到许多读者的来信和来访,他们都希望我能合集出书。书出版时,恰逢国家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一位年近七旬的读者告诉我说,读了这本书,觉得最可贵的是真实。还有不少读者说,这本书对年轻读者来说,读了之后,能更好地理解国家的立法之意,对我们很有启迪。(《绵阳日报》郭鸿雁)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