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台湾人在四川

卢泓杰:唤醒沉睡千年的东方神木

发布时间:2015-09-09 16:11:11

破译天府之国神秘文化的密码

  乌木,川人俗称,学名阴沉木,是成都本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物品,堪称“川西一绝”。它是3000年至5000多年前因地层变动或洪水冲击等自然因素,使许多树木深埋于川西坝的河床之下形成的。据C14同位素测定,它的断代年龄在3200年以上,久至26000年。乌木一般通体乌黑,也有外黑内红、色彩渐变的。其原生树为麻柳、红椿、香樟、楠木、马桑等,在成都平原水泽之地深埋后,岁月在它们身上刻下了鬼斧神工的印迹,形成莫辨原材的植物“木乃伊”,其炭化过程甚是奇特:既未成煤,又非泥炭,保持着可燃可塑的坚硬物质。

  乌木深藏在河床底、沙石间、泥土里,历经了“地狱之炼”,早已超凡脱俗,乌黑得流光溢彩,散发出历经浩劫与磨难之后才会有的沉稳和馨香。在广汉三星堆遗址北面的石亭江、南面的绵远河、西北面的鸭子河都深藏有乌木。每逢冬季枯水时节,当地人在河里挖沙时,偶尔有发现,短的有数米,长的有十几米,在水中沉睡千年,苔藓密布,虾、蟹、鱼群以其为巢。有趣的是当人把乌木拖上岸时,往往还能意外收获那些在树孔中未及逃离的鱼儿,烹食别有一番风味。一考古学者还曾在乌木洞中拾得“开元通宝”古币一枚,他们据此推测乌木至迟在唐以前就沉入河中。

  乌木质地坚硬细密、色泽丰富悦目,或乌黑透亮,或灰褐如云,或红似花岗,或灿若黄金,是制作乌木雕塑的宝贵材料,也是加工极品木家私的上选之材。乌木为纯阴,也有人用它入药。其用途的广泛和奇特的属性,被海外誉为“东方神木”。

  乌木出土后绝无虫蛀,世说千年不朽。其上屡屡遍布卵石状坑洼,品相古奥,富有雕塑魅力。从其身形之上可尽情领略到:娥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雄、夔门之险、九寨沟那妙不可言的巴蜀遗风。

  在巴蜀文化的注解中乌木是神秘珍贵的木头,故有“家有乌木一方,胜过财宝一箱”、“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的说法,哪怕家藏一枚乌木棋子,也甚为珍爱,并将其视作辟邪之物。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这种“乌木文化”不知不觉地从蜀文化中消失,消失得连某些蜀文化专著竟不著一字,消失得很多成都人竟以为乌木是舶来品。

  然而,令人惊愕的是,弘扬成都乌木文化的重任,竟鬼使神差般地落到了“成都女婿”、台湾客商卢泓杰的肩上!

缘于偶然心动的发现之旅

  卢泓杰从小喜爱艺术,尤其对天然的石头、木头情有独钟,在台湾高雄自己家附近的西子湾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他是台湾房地产界赫赫有名的大亨,20多岁时就拥有几千万的资产。

  1988年,25岁的卢泓杰第一次踏上了海峡对岸的土地,并在福建沿海一带买一些工艺品到台湾卖。他发现自然材质的作品卖价是相当高的,从经济和艺术角度,卢泓杰迷上了大自然这造物主造就的东西。

  1990年后,卢泓杰开始在成都做起种植兰花的生意,卖到韩国,多的时候达到200多万盆。结果亏了近1200万。

  失之东隅,得之桑隅。1991年的一个周日,卢泓杰和员工一起到金堂休假,在河边,他发现有一根大木头暴露在河坝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乌黑发亮,其形状之奇异,树干之长,让“有点艺术感觉”的他为之一震。

  “这木头很不错”。于是卢泓杰叫人把它抬上车,回去经过精工打磨后,效果不错。他的成都媳妇江英86岁的奶奶看后,惊叹道:“这是乌木啊!”

  卢泓杰惭愧自己对乌木认识的浅薄,从此,他开始查阅相关乌木的资料。经多方考察论证后,他决心搜集乌木并进行制作。

  1993年,有人在广汉鸭子河挖河沙时碰到了乌木,当地人没有办法将它弄起来,于是想把它掩埋。朋友立即将信息传递给他,卢泓杰花钱雇了3辆吊车,在河中立起脚架,带着10多个工人潜下水,花了两天时间,“尖山”终于冒出了水面,原来是“金丝楠木”演变而成的乌木。卢泓杰听老人讲,古时,这种木材只有皇宫才能使用,目前该树种已绝种。出水后的乌木闪亮得让人瞠目结舌,纹路呈波浪形,很多人建议卢泓杰给它取名“富士山”,被他否决了,这乌木的根在中国、在四川,怎么能取这个名字!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加工,这件根宽4米、干径2.5米、高3.5米的作品终于完成了。一个收藏家见到该作品时,感觉“有魂魄吸引住的感觉”,并感叹地对卢泓杰说,“乌木的魂被你收藏了。”

  卢泓杰情迷四川的乌木,更喜爱四川民间传说中所蕴含的乌木文化。

  据上了年纪的老人讲,乌木有脚、会走路。从前,有个农夫,在他的沙地里发现了一根乌木,便拿出工具来挖,由于乌木太大、太高,他叫了好多人也没把它拉起来,于是只好把它重新掩埋起来。过了几年,在原地,农夫再次挖开却没有看见这根乌木。而离它几百米远的地方,邻居挖出了一根大乌木,他跑去看,居然是当年他挖的那一根乌木,上面还有他曾经挖过的记号。

  据说,乌木还能治病。从前有一农妇,家里人感冒生病。由于穷,她没钱买药,便一边走一边叹气,到了河边,她看见有一根黄色乌木横在面前,就想,此木沉睡千年,积地气、水气、灵气于一身,应该可以治病。于是她向旁边农夫拿来一把砍刀,砍下几块,拿回家熬汤给病人试一试,果然病人病情有所好转,遂加量,病人痊愈。乌木可以治病一说于是流传于世。这些民间传说赋予了卢泓杰创作的灵感。

  由于乌木的不可再生性,它们的价值将是不可估算的,卢泓杰在开发四川乌木资源的同时,又添了几分保护意识和回报社会意识。在他的帮助下,四川芦山县一些农民学会了根雕技术,开了根雕厂,又带动了大批农民投入根雕艺术,形成了芦山根雕一条街,以前烂在山上的树根等废料变成了美化生活的艺术品,地方经济也为之一振。

焰火腾天的“太阳神”

  雄风飞扬、焰火腾天的“太阳神”,在当年出土的时候,艺术家卢泓杰为之震惊,就在原地面向台湾和北京各鞠三躬,以慰衷情;在“太阳神”身上点敬三炷佛香,以尊天灵,至今传为佳话。

  在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门前,矗立着一巨型乌木作品《太阳神》,完全保留其盘根错节的天然放射形态的原貌,凸现出其焰火腾天、光芒四射的强大的艺术魅力。那是一个巨大的树根,高、宽都达7米,内部树心的直径是2米6,堪称全馆之最。它的根部呈放射状,犹如太阳的光辉。

  在《太阳神》中间设计一颗直径约为1米的溜金球体,球体正面有浅浮雕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地形图,在地形图上标示“万根同心”字体。《太阳神》中间的溜金球体寓意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主张人类为了自身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重视环保文化;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形图寓意21世纪的中华民族,将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走向繁荣昌盛的未来;“万根同心”四字点明《太阳神》的主题文化,将时代精神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卢泓杰告诉记者,发现它是五六年前,在新津的一个桥礅边,是挖掘河沙时发现的。他说他花了三年时间才把那东西弄上来。第一年,没有路,先修路。挖掘的时候,涨水了。第二年又挖,已经拉上来一半,又涨水了。直到第三年才弄上来,动用了部队的特殊板车才运回来,可以说是破墙而入。

  《太阳神》以艺术天尊的品质深受中外艺术家的敬仰,从而使其获得了极高的美誉。

顺势造型的“乌木山子”

  天然乌木艺术作品为乌木自然景观,作品要求艺术家以“观万形而求独,相神状而偶得”的艺术原则保留乌木出土原形,不做刀斧之工。这类作品以“幻化和象,佛禅儒礼,道法自然”的艺术风范,开创了人类雕塑史上新的艺术形式,而具有划时代的文化艺术蕴量。由此,卢泓杰先生为天然乌木艺术作品取了一个艺名,叫乌木山子,山子即大山之子的意思。

  乌木山子用乌木其独特的“万古痕”,顺势造型而成。这需要艺术家“观万木而求材,相干根而偶得”,古人如米元章、苏东坡多有石癖,传说苏东坡曾用朽木叠为山形。读圣贤的诗文,至今犹思其高致。

  灵性是大自然的至美,乌木雕塑作品最具感染力的美学特征就是灵性。有了灵性,有了能工巧匠的才华,栩栩如生的乌木雕塑作品也就产生了神奇的氛围,生命被他包围,一种盲然的骚动即为欣赏者天生的美感,添射了一道自己也说不清的神光。不可再生的贵气为人拥有,则是一种人生的福气,贵气中带有时代赞歌的声音,则是福气延续的灵慧。乌木雕塑作品同时拥有贵气和灵慧,这就是收藏者们对成都乌木雕塑作品的情感体验。人物神色灵定,默然得宠,爱者放至雅居,壁生风,人气旺如火。

  乌木“受乾坤、五行、五色、五味之陶冶,纳乳石磨励之余光,存万树挤夺之木质,附长河洗涤之水性,含雷霆烧炼之火色,孕泥沙淤塞之土魂。……著鸟兽撕咬、虫鱼雕啄、风雨侵蚀、岁月锤炼、广收日精月华而得以脱颖发光”,卢泓杰先生说,乌木“瘦、透、漏、媚、伟、妙”的形式之美和质地之贵,这是大自然给乌木经受苍海桑田磨砺的奖赏。可以这么说,乌木是树木的魂,树木的骨。

  乌木作品有着“天之灵绝、地之珍绝、人之意绝”的“三绝”之妙,其形态以“瘦、漏、透、媚、伟、妙”为人称道。卢泓杰独具匠心地利用乌木兼备石的神韵和木的古雅,将其“瘦、透、露、媚、伟、妙”的特点发掘出来并加以艺术的夸张,或如雪中叠峰,或似雨后遥岗,在空旷的草坪上欣赏他们的妙思,不禁有“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之感,是自然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是天心与人心的交流,是天地之灵焕发出的迷人的光辉。一些乌木山子常常把人的想象引入到科学假说的思路中去。比如,一件叫“和平鸽”的作品,她的断代年龄在四千年以上,她的神态造型明显地揭示出人类“和平”的思想意识,在众多观赏者中,竟然有许多人认为,它不是天然的作品而是表现巴蜀先民在古代的和平思想的古代雕塑作品,经过地狱的洗礼,风骨傲出。这似乎有些神话的色彩,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乌木山子对时代艺术带来了清新空气。被美术界称之为人类艺术史以来从未曾出现过的艺术形式——乌木山子,以其震撼人心的巨大魅力,被中外一些艺术家们称为二十一世纪革命的艺术。

  乔石题写“天府瑰宝”

  四川历称天府之国,意指四川如天之府库,物华天宝,宝藏丰富。四川拥有有许多独特的自然遗存和文化遗产,如大熊猫、九寨沟、三星堆、都江堰,都是具有唯一性的世界级自然文化遗产。而成都乌木的发现,将成为四川自然遗产的稀世之宝,为世界遗产目录增添一项沉甸甸的财富。乌木的规模发现显示出四川生态历史的优越。同时,从自然科学的方向为现代人提供了认识四川自然风景演进史的物证,是大自然赋予天府之国的生态历史文化遗产,它的神秘面纱正逐渐地被揭示出来,成为世界性探索四川自然环境文化的一个“新热潮”。

  四川省博物馆副馆长魏学峰先生认为,现在四川的乌木标本据C14测定,最晚年代均在3000年以上。这一结果,使他联想到与其时代相近三星堆时期古蜀先民的生存环境,以及三星堆文化中的树崇拜。在三星堆2号祭祀坑曾发掘一棵高近4米的青铜神树,学术界有人认为这是连接天地之路的神树,即古代传说中的“建木”。也有人认为三星堆的两棵铜树分别是传说中太阳起居之所“扶桑”和“若木”。

  乌木的大气与典雅,使前来参观的的外国人,视为“东方神木”,甚至看成与大熊猫、三星堆媲美的巴蜀文化瑰宝。乔石同志参观后,欣然写下了“天府瑰宝”四字。

  制造“艺术世界的原子弹”

  2000年中国西部论坛在成都举行,卢泓杰提供了五件乌木雕塑作品在会场上展出,震撼了国内外人士,被誉为“巴蜀第一奇”。

  2000年7月26日,文化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卢泓杰的乌木艺术品《福临门》、《东方维纳斯》获得金奖。成都乌木被专家学者们称作四川生态历史文化和生态人文精神的象征,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至高的荣誉更加坚定了卢泓杰从事乌木艺术的信心。于是,他决心创建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

  2000年12月25日,经文化局批准,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挂牌成立。现馆藏有乌木艺术品上千件,其中特级作品3件,二级作品356件,三级作品700余件。馆藏艺术品中,大型作品有的长达十多米,重达10余吨,小型精品有的仅数百克。馆藏艺术品分为自然、人文两大类型,包括山林、动物、人物、民俗、用品、天品(饰品)等六大展览单元,共同构筑了一条时光遂道,让人穿越历史,感受洪荒,领悟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亦己亦人,共生共存的亘古真理。乌木作品陈列规模和作品形式均为世界所仅有,为我们今天的时代感受新艺术,探索新艺术,树立了一个丰碑。

  卢泓杰坦言:“乌木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城市建设到一定阶段,只要不在挖掘,所有乌木将永远沉睡在地下,成为绝品。像我有时到香港、新加坡、台湾,看不到建设,全部都已植树种草,不再开挖地层,搜集乌木将划上句号。我的乌木博物馆,很可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博物馆,成为解读川西本土文化一个不可替代的标本!”

  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内设一个乌木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主要从事成都乌木艺术价值体系的研究。中心现有研究员三名,主要涉及方面有:一是乌木山子价值体系的研究;二是成都乌木艺术作品发展方向的研究;三是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发展特色旅游,以及服务于环保文化建设的品牌的研究。四是成都乌木与天府之国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五是成都乌木人文思想的研究。这五个方面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构成成都乌木文化产业化体系的研究。乌木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为博物馆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乌木文化艺术的交流提供了科学理论。

  乌木,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与艺术的观念,更传达着生态与环境的信息,它是上天的信使,上古的遗民,是会唱歌的石头,会说话的眼睛,是天地人间的沟通平台和际会之地。因此,以木为缘,“金木水火土”已在成都汇聚,一个容纳了乌木艺术、图像艺术、造型艺术、建筑艺术及环境生态艺术的巨大博物馆群已经汇合,正呼之欲出。

  成都乌木艺术博物馆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座具有世界交流功能的乌木艺术博物馆。依托成都乌木的特色影响唤起人们理解“环保”的自觉性,提高人们的环保素质,发展环保文化事业

  

  

  

  文/姚展雄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