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台湾民间习俗与中国大陆特别是南方地区基本一致。最重要的节日依次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送灶、除夕等。过节形式也和大陆相仿,如春节有走亲访友的拜年习俗,元宵节吃汤圆、赛花灯、猜灯谜,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远足,除夕阖家团圆等。其中,台南市盐水区的“盐水蜂炮”、新北市平溪区十分老街的“放天灯”和澎湖县的“乞龟”等较为知名。
台湾还有不少本地特有的节庆活动,如正月初六祭“清水祖师”(主庙在台北市万华区艋舺清水岩,这一天台湾有盛大隆重的庆典仪式)、3月23日前后规模盛大的“妈祖祭”和7月整月的“盂兰盆会”(全省各地轮流做普渡)等。
【外来影响】
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者的文化侵略下,台湾省的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日常用语、地名命名、生活习俗等均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而21世纪初日本的流行文化也对台湾产生一定影响。
西方文化也对台湾影响不少。早期有西方殖民和传教者的推广使其对台湾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近现代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则成为台湾教育改革的楷模,而现代台湾的政治改革也充分借鉴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文学】
明清时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了台湾古典汉文学。日据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妄图消灭中华文化,汉语文学的创作受到侵略者压制。1950、60年代,台湾盛行“怀乡文学”,代表作家有王蓝、姜贵和司马中原等。同时,西方现代文学也是当时台湾文坛的重要力量,白先勇、王文兴为其代表,而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则有《台北人》、《家变》等。196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些本土作家以《台湾文艺》、《笠诗刊》为阵地,重拾乡土素材,关注农民与劳工等底层阶级的命运,作品隐含批判精神。解严后,文学更加多元化。21世纪初,伴随网络兴起,网络文学成为新的风潮。
【戏剧】
主词条:台湾戏剧
日据时期,台湾传统戏剧广受欢迎。二战之后,早期在台湾当局的大力推广下,京剧等剧种在台湾得到大力扶持,另一方面歌仔戏、布袋戏等本土剧种则仍是庶民大众的重要娱乐方式。随着电视的出现,布袋戏、歌仔戏开始讲求声光效果,重新获得人们的重视。而京剧与话剧则融入创新元素,经常以小剧场等形式表演,舞台剧表演成为台湾极具活力的艺术活动。
【音乐】
主词条:台湾流行音乐
日据时期,台湾开始有唱片和流行歌曲的出版。战后初期,闽南语歌曲一度流行。在民间,由香港传入的汉语普通话流行歌曲和欧美音乐传唱一时。1970年代,风格清新的台湾校园民谣风行一时。同一时期,闽南语流行乐坛受日本演歌文化影响,那卡西和夜总会等秀场文化在台湾也十分盛行。1980年代,讲究字正腔圆的“国语”(即汉语普通话)老歌风靡亚洲,当时的台北是华语流行音乐的中心,引领着其发展的潮流。
受到西方摇滚乐的影响,民歌时期后,一批描绘台湾社会百态、百姓生活的歌曲广受欢迎,并引发知识分子的共鸣。1990年代以来,闽南语歌曲风格渐趋多元活泼。随着冷战结束,两岸交流日益密切,大陆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大陆、香港和新马歌手的曲风传入台湾,北京逐渐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中心。进入21世纪,台湾流行音乐人更多地呈现国际化趋向,音乐创作风格逐渐多元化、个性化,“中国风”等音乐曲风令人耳目一新。
【电影】
台湾电影的创作始于日据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下,此时的台湾电影深受日本电影影响。1949年后,台湾电影界在台湾当局的扶持下拍摄大量汉语普通话剧情片。同时,闽南语电影也悄然兴起,题材以民间故事等为主。
1960年代,健康写实电影成为电影界的主流。同时,香港制作的电影也在台湾广受欢迎,也影响到台湾本地的电影制作路线,爱情片、武侠片和功夫片成为一时的主流。1962年,华语影坛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项“台湾电影金马奖”创立,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华人电影工作者的最高荣誉,被誉为华语电影的“奥斯卡”。[94]1970年代,“中影”制作了大量宣传性影片。1970年代末期,以翻拍作家琼瑶的小说为主的爱情片,在台湾掀起一阵潮流,搭配电影的主题曲也大为流行。
1980年代,《儿子的大玩偶》等影片开始了“新电影”风潮。解严后,以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为代表作,”新浪潮电影“兴起。同时,以美国电影为主的外国影片大举进入,使以小众观赏为大宗的台湾电影市场逐渐萎靡。
经历了1990年代的低迷后,2008年上映的《海角七号》创下超过新台币五亿元的票房成绩,为台湾电影市场注入活力,以此为转折,台湾电影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且商业电影重新回归主流。如2011年上映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赛德克•巴莱》等。
【人口结构】
2010年,台湾常住人口23123866人,其中男性11489285人,女性11634581人,人口密度是638.9人/平方千米,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10年间平均年增长率为0.4%,增长趋缓,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为平原多于山区、西部多于东部、北部多于南部、城市多于乡村。台湾家庭平均组成为3人。台湾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99.6,即100个女性相对99.6个男性。
【生育】
1968年起,台湾当局出台规定管控人口数。到1990年后,由于生育率下降、医疗水平上升,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出现,台湾当局开始鼓励妇女生育。2012年,台湾生育率创下十年新高,达到1.265。
【民族】
台湾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主要有汉族、高山族等民族。汉族约占总人口98%,[98]高山族占总人口不到2%,约50万人[99-100]。汉族人口中,1945年前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在台湾又称“本省人”)占汉族人口的81%~91%,1945年后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在台湾又称“外省人”)占汉族人口的7%~10%。1945年前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以福建人和广东人为两大分支,其中近80%祖籍福建,以漳州、泉州人为最多,近20%祖籍广东,以梅州、潮州人为最多。
【社会医疗保障】
台湾于1995年开始实行“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医疗保险之一,超过97%的台湾民众参保,而来台居住满6个月的外籍人士、外籍受雇者也可参保,当局也在推动将在台就读的大陆学生纳入参保范围。民众缴纳健保费最低每月600元(新台币,下同),最高每月5400元,即可享受住院治疗、中西医及牙医门诊、预防保健等医疗服务。这笔支出约占健康保险金额的三成,雇主和当局负担剩余的七成。
【语言文字】
主词条:繁体中文
台湾人普遍使用汉语普通话和繁体中文,另外比较常见的语言为闽南语、客家语和台湾高山族语言。由于台湾当局和民间重视英语教育,且台湾曾长期沦为日本殖民地,深受日本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贻害,许多台湾老人普遍可使用日语[110],所以常见使用外国语言为英语与日语。
台湾汉字拼音使用注音符号(旧称注音字母)。外文音译早期普遍采用威妥玛拼音,至今台湾的人名及地名的英语音译大多沿用此拼音法。2008年,台湾宣布将译音标准改为汉语拼音,如今台湾县级以下行政区划英文译名均使用汉语拼音。
由于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台湾部分汉语词汇与中国大陆有所不同。一些融入了台湾本地语言和外国语言,例如:“夯”(热烘烘、流行,来自闽南语)、“赞”(好极了,来自闽南语)与“欧吉桑”(男性长辈,日语:おじさん)、“巴士”(公共汽车,英语:bus),还有一些则是用词习惯的差异,例如台湾的“原子笔”等同于大陆的“圆珠笔”,台湾的“奇异果”等同于大陆的“猕猴桃”。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热络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两岸语词也呈相互影响和逐渐融合之势,如“山寨”、“雷人”、“囧”等发源于大陆的流行词汇,都被台湾民众高频率地运用。
【公共传媒】
主词条:台湾电视剧、台湾电视业
台湾的电视产业发轫于日据时代,第一家广播电台是创立于1931年的台湾放送协会。当时的电子媒体都与日据当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光复后,台湾的主要电台仍由国民党当局掌握。1949年后,台湾当局对媒体进行相当程度的管制。1962年,台湾电视公司成立,这是台湾的第一家电视台,不久“中国电视公司”和“中华电视公司”陆续开播,台湾电视业进入老三台时代。但当时三台都由台湾当局掌控,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扮演国民党当局宣传的喉舌。1969年,“中视”播出《晶晶》,是为台湾的第一部电视剧。20世纪80、90年代,台湾电视剧产业进入黄金时代,《星星知我心》、《一代女皇武则天》、《戏说乾隆》等优秀电视剧作品风靡亚洲。
解严后,台湾频道数量急速增长,各类电视频道合计已超过100个,包括TVBS、东森电视、中天电视、年代电视、三立电视、八大电视、纬来电视等。但媒体的自由化但亦带来负面效应,甚至不少台湾民众认为电视是社会乱源之一。2001年,电视剧《流星花园》播出,“偶像剧”成为台湾电视剧正式剧种。
【报纸】
台湾的报纸产业发轫于日据时代,第一份报纸是创刊于1896年的《台湾日日新报》,第一份中文报纸则是创刊于1923年的《台湾民报》,当时的这些报纸都与官方有着密切的关系。
1949年后,台湾当局实行报禁,报纸出版受到台湾当局严格的管制,当时《“中国时报”》与《联合报》、《“中央日报”》并称“三大报”。
解严后,台湾报业逐渐开放,但由于台湾报纸阅读人口逐渐衰退,主要报纸的数量维持在20份左右。《自由时报》在1992年至1994年间逐渐兴起,让台湾一举进入四大报的时代。从2000年开始,《“中央日报”》受到民营化报业的冲击,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2003年创刊的《苹果日报》。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