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由来
刘仁八镇一座叫“尖山寺”的古庙里,里面供奉着身穿红衣的土主老爷。据庙中一块石碑的碑文记载:该寺建于唐末,开山祖师叫王明玉,是一位能文能武能医的大英雄。那时,群雄并起,各据一方,许多贼寇来到“果城里”危害一方。王明玉组织当地百姓,抵抗贼寇,为民除害,终于协助朝廷消灭了这股贼寇,被皇上赐封为“唐宋敕封尖山土主金青光禄大夫”。
不久,又有一支叛军来攻打“果城里”,王明玉率当地百姓奋勇抵抗。传说,他发明了一种“矛山”退兵方法,设计出双脚能踩山谷中的两山,手拿钉耙迎战,叛军果然在途中发现一只一丈二尺长的破草鞋,吓得叛军不敢进“果城里”,为此又挽救了这一带的百姓。加上他懂医术,经常治病救人,老百姓便非常敬仰他。
在“果城里”一带,就流传有王明玉“生在青山,长在尖山,死在岩山,葬在胡家湾”之说。后人为了感恩于他,便选择在农历二月十七至三月初三的春耕农忙前夕,将他的神像抬着游遍“果城里”200多个村庄,并用印子粑供奉这位大英雄,也是祈求这位英雄保佑“果城里”风调雨顺,能有好收成。
关于印子粑的习俗还有一个传说:五代后唐(公元923年—927年)到北宗咸平(公元998年—1003年)年间,一个叫王文蔚的人任“果城里”的地方官,在任期间,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率百姓奋勇抗御外敌而保一方平安。死后被百姓立祠为庙,奉为土主菩萨,并用印子粑来祭奠他,使他英名千古流传,为此,寺庙香火不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见本报2007年4月10日和2008年4月11日)。
从此,每年从农历二月十七到三月初三,“果城里”百姓就按照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到尖山寺将供奉在那里的土主菩萨木雕神像抬下山,游遍“果城里”内境243个村庄,外境15个村庄。每家每户均在家门口摆上印子粑,设立供台,迎接土主神像。
千百年来,“果城里”流传有一首顺口溜:“二月十七黄清到杜铁,十八郑十八,十九盛宣九,二十到殷祖,二十一徐十一,二十二徐胜张海一笔直,二十三畈中间,二十四秦华泗,二十五歇锣鼓,二十六胡英淑,二十七游隔壁,二十八三四甲,二十九到大董,三十日吴安二,三月初一卫冉,三月初二腰村铺,三月初三打石洪。”年复一年,每年这个时候就按照这种顺序在各个村庄间进行巡游,所到之处,村民都用印子粑迎接和供奉。
民俗文化
大冶果城的印子粑,每年制作两次。一次在春节前,一次在二月花朝后。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小年,家家户户洗米出舂碓,用筛箩筛粉,用粑印做印子粑。粑分两种,一种是高粱粑,红色,代表日子越过越红火;一种是白粑,蒸熟后在粑中点红,代表丰收、喜庆和圣洁。过春节时,当地人便蒸粑、煮粑待客,或送亲友作礼品。印子粑也有绿色的,表示期望来年风调雨顺,禾苗葱壮。果城人最隆重的是第二次制作印子粑,时间是农历2月18日到3月3日。印子粑的制作特别讲究,要一白二清三酥。以籼米为主,兑进适量的糯米,用碓舂成粉,加入清甜的山泉水揉和,用粑印印成粑,放入蒸笼蒸熟。如果堆粑山,则要趁热堆,冷却后不易堆成。
专制模具
做印子粑要有专制的模具,村民称它为“粑印”,每个粑印有1-3个空模,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让人称奇的是,这些粑印大都是能工巧匠们雕刻成的各种精美图案,如马、羊、鸡、龙、牛、犬以及鸟雀、花卉、虫草等动植物图案,形象活泼,栩栩如生。制作的时候,将调和好的米粉团填入粑印中,然后一磕,一个印子粑就出来了,类似我们生活中盖图章一样,然后一圈圈地整齐地摆在晒筐上,再放进厨房蒸笼里蒸。大约半个小时,印子粑就熟了。出笼的印子粑,晶莹透亮,造型美观,然后用食品红在印子粑上点上一个个红点点,这时,印子粑便有了灵性,堪称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制作工艺
印子粑用料颇为讲究,以优质糯米粉、黄花豆、花生、芝麻、莲米、黄片糖等为主要原料,分咸、甜两个品种。制作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 豆沙甜馅的制作及调料:先将黄花豆洗净,倒入锅内煮透捣成泥状,用纱布滤干水,然后用文火炒成湿粉状,置入簸箕冷却。将黄片糖放入锅内溶成浠糖浆,随后加入少量桂花糖,接着把糖浆倒入冷却的豆粉中搅成粘团状,以不粘手为宜。
二、 芝麻甜馅的制作及调料:先将芝麻用水洗净、滤干,然后倒入锅内用文火炒香,待冷却后倒入槽碾碾碎。将黄片糖用刀切成小颗粒粉状,参入芝麻粉中搅匀即可。
三、 花生咸馅的制作及调料:将花生去壳炒香退皮,留下花生仁,用槽碾碾成小颗粒粉状后,加入食盐,一般一斤花生配三钱食盐。
四、 印子粑的制作方法:将清水煮沸,加入少量黄片糖煮成糖水,另加适量的糯米粉搅成浆糊状甜汁,并加适量艾绒(本地用一种野生苦艾加工晒干后呈灰白丝状,嚼而不苦,其用途是使印子粑久放不开裂,且有清香味)。或加冷水揉搓成团,做成若干扁圆形的生粑粑,放入糖水中煮熟,捞出后倒入糯米粉中搓匀成条状,拧成小团压平,包上甜馅或咸馅,压入印模成形,拍出后用柚子叶、枇杷叶或者粽粑叶(竹叶)垫底,置入蒸笼,入锅蒸15分钟左右即可。
主办单位:黄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