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黄石时讯

双堍村: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发布时间:2017-04-11 09:35:34

  即将建成通车的黄阳一级公路宽阔平整,横卧在父子山下,像一条快要醒来巨龙。

  轰鸣的机器、来往的车辆,将伏在父子山脚下原本静谧隐逸的村落唤醒,重新丈量自己与山外世界的距离。太子镇双堍村,就是“醒”得较早的一个村。

  7日上午,说好的大雨并没有出现,反而阳光明媚。双堍村,此前并没有去过,就请镇上扶贫办的同志帮忙带路。

  沿着山脚弯弯绕绕的地势,到了一条坑坑洼洼非常破旧的砖石路前,“走过这条路,前面就到了双堍村的村委会了。”带路的同志告诉我们,这条路曾经是双堍村通往镇上唯一的一条大路。

  但是运气不好,车子只走到一半的时候,一辆从太子到阳新的班车滑进了路旁的排水沟里,堵住了大半边路,来往的车子无法通行,只得下车走路过去。

  路的右边是很有些年头的老房子,有些早已无人居住,杂草长到齐人高了。左边是一条排洪港,父子山上的雨水和山泉水从这里潺潺流向大冶湖。港边堆着好些大石块,说是准备为排洪港固堤用。

  大约1公里的坏路,深一脚浅一脚走了10来分钟才走完,接着这条路的都是平整的水泥路了。“水泥路已经修到村里大部分人家门口了,就这截路一直没弄,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在村委会门口,市国资委驻双堍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程军告诉记者,这条路已经被列上了双堍村2017年要完成的大事之一。

  沿着水泥路继续往里走发现,村民的房子大多依山沿港兴建,新老房子交错起伏,在青山的衬托下,别有韵味。老老少少坐在门口晒太阳拉家常,一片和谐。除了那条坏路,双堍村丝毫没有“贫困村”的样子。

  记者走进一家新房,白墙蓝瓦,宽敞明亮,是扶贫工作队和村里为精准扶贫对象修建的房子。“相水,相水,你家里来客人了!”主人不在家,邻居看见来人了大声喊他回家。

  房屋的主人是53岁的李相水,满脸皱纹、一手老茧,让他看上去与实际年龄非常不符。看到客人,李相水赶紧从屋里搬了几个小凳出来,一起坐在门口聊家常。

  李相水的儿子有精神疾病,长年靠自己一人在外务工养活家里。1998年一场大水,将李相水老屋冲塌了半边,因为无钱修缮,他和儿子只能挤在另外半边房子生活,一住就是十几年。

  扶贫工作队进村以后,将李相水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并为他在老地基上修了新房子。除了李相水自己添置物品花了5000多元外,基本上是“拎包入住”。

  “感谢政府,感谢工作队!”提到房子,老实巴交的农村汉子李相水还学电视里说了句“官话”。他说,没有工作队和村里帮忙,靠他一个人打工挣钱,怎么盖得了新房?

  为了表达对工作队和村里的感激,在村里修“户户通”水泥路的时候,李相水主动将自己宅基地让了2米多宽出来,“村里帮了我,我也该帮村里。”

  搬进新房的李相水也“转了运”——儿子病情得到了控制,在黄石一家快递公司找到了工作,一个月能拿2000多元,够养活自己了;自己虽然去年外出务工出了点事故,要在家养伤,伤好了还是可以出去打工挣钱,“房子是块心病,心病解决了就都好了。”李相水说,等攒两年钱,就准备给儿子娶媳妇了。

  像李相水这样的扶贫对象,在双堍村还有不少。近3000人的双堍村只有1200多亩的耕地,再加上可开发利用的900多亩林地,人均也不到一亩田,而且村里没有产业,为了养活自己,外出务工成了村里劳力的首选。扶贫工作队驻村以后,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逐一解决贫困问题,并修建大量基础设施、发展村集体产业,帮助村民走出贫困。

  地处筠山和父子山脚下的双堍村,有大量山体可以利用,种白茶,成为村里的经济新亮点。2012年,在外务工的李逾和丈夫回村办起了茶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把附近湾子的山地都拢起来,种上白茶。

  清明前后,是采茶的高峰期。走进合作社,茶香四溢。上百号人聚在这里,采茶、记重、烘干、炒茶、装袋……“大多是附近湾子的村民,来这里做事,管中饭,一天100块钱。”李逾说。

  李逾有一本花名册,是村里的贫困户名单,“优先租他们的地,优先请他们来务工。”

  记者找到了名册中的李红华,他家里2亩多的山地租给了合作社,自己就在茶园务工。李红华说,他以前也在外省打工,村里的合作社干起来后,就不出远门了,“在这里一年就能挣2万多块,日子比以前强多了。”望着茶园边上自家新建的二层小楼,李红华脸上乐开了花。

  为了让合作社带动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双堍村村委会副主任李银华说,政府2016年投入了5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争取了40万元的贴息贷款扩建了140多亩种植面积,今年还将筹资30万元资金入股合作社,帮助合作社做强做大,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6万多元的收益,为26户深度贫困户平均每户分红1150元。

  大河水满小河流,有产业带动,脱贫路才走的更快。在茶厂下方,10亩蔬菜大棚已经成型,今年准备再增加的15亩土地已经平整好;25.5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离开的时候,我们绕行尚未完全通车的黄阳一级公路出村,避开了那条坏路,“以后进出村子,就不走老路了,要走新路了。”程军笑着说。(易木生)

[来源:黄石日报]

主办单位:黄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