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城乡环卫一体化以来,我们村的面貌就大变样了。”6日,灵乡镇坳头村村民吴兴汉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农村也和城里一样,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清运,村里环境既干净又卫生。
走进坳头村,绿树成荫,村舍整洁,花香阵阵,沁人心脾。村民说,现在道路有人扫了,垃圾有人清了,农村垃圾治理让村庄靓起来,农民心里乐开了花。
如今,像坳头这样环境整洁的村庄,大冶还有很多,这是该市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后带来的可喜变化。
这在以前,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既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顽疾,也是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之一。为了破解农村垃圾难题,提升乡村“美丽气质”,从2010年起,大冶抢抓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机遇,深入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四化同步、一体发展”战略,先后开展了六轮“三万”活动,重点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清洁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大冶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原则,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此基础上,大冶以“党建引领·活力村庄”为总抓手,充分发挥村庄理事会成员作用,系统推动乡村治理工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将“门前三包”内容纳入其中,设立笑脸墙、红黑榜,增强社会荣誉感。
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大冶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和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卫生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大冶市城管局负责人介绍,近些年来,大冶大力推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管理,制定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并从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专项资金中,安排了160万元专门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终端设施建设和垃圾分类执行情况的以奖代补。
为了实现垃圾不落地,大冶制定了《农村敞口垃圾池改造工作方案》,并按照一户二桶、一湾一箱的标准配置环卫设施,更换破旧箱(桶)、取缔敞口垃圾池3697个,统一由密闭式不锈钢垃圾箱(桶)代替。上半年,大冶已实现农村环卫设施全覆盖。
与此同时,大冶城管、国土、卫计等部门协调联动,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明察暗访活动,指导乡镇对路边、港边、村边、镇边和房前屋后、空地闲地等重点区域、盲区死角开展环境整治,有效遏制了“脏、乱、差”现象的回潮反弹。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1—8月,大冶共转运农村生活垃圾4万余吨,基本做到无垃圾堆积,无陈年垃圾。
在此基础上,大冶建立了市级财政预算、镇级财政补贴、村级集体自筹为一体的经费筹措机制,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长效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据统计,大冶2017年全市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运行费用2084万元,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一次性投入350万元,乡镇自筹816万元,有力推动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据悉,下一步,大冶将引入农村垃圾治理市场机制,对垃圾清运、卫生保洁等实行承包管理,鼓励各类公司参与垃圾治理,纵深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殷珂)
[来源:黄石日报]主办单位:黄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