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8日电(尧欣雨)28日,由成都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主办,成都高新新华学校承办的成都高新区“活力高新,成长赋能”成长系列讲座活动——“校家医社”研讨会暨心理游园活动在成都高新新华学校举行。成都市高新区德育干部、街道社区、派出所、医疗机构等单位代表,以及家长代表共300余人参与本次活动。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成都高新区积极探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机制,秉承“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理念,创新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综合管理体系,维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都高新新华学校主动作为,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校家医社”合作育人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时代心理健康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研发、完善学校青少年“一体两翼三保障”心理健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活动现场,成都高新新华学校书记、校长朱祥勇致辞表示,成都高新新华学校正以“双减”为契机,开拓创新、风起扬帆、破浪前行,绘制多彩育人新蓝图,总体推行“悦纳每一个,关注每一个,激励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心育发展路径,构筑“一体两翼三保障”的心理教育体系,全面落实三层责任工作制度,四位一体的机制保障制度,打造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外“双环境”,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成就每一个生命的精彩。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基础教育部部长任炯表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成都高新区正全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整合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高新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随后,四川大学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李喆做《青少年自伤自残行为的预防与干预》主题讲座,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教授冯廷勇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与家校共育》专题分享,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柯李做《儿童发展障碍及其诊断与干预》专题分享。
为了创设更开放、包容、理解和支持的论坛环境,活动还组织了圆桌论坛,大家就“校家医社”如何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再次展开讨论。
李喆分享了“有自杀意念或尝试自杀行为的儿童青少年”的识别及有效干预方法,指出“校家医社”应协同面对,共同解决;冯廷勇就“校家医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化和拓展,给予了政策解读和实施路径的讲解;柯李分享了北京和福建等发达地区多方协同育人的经验和方法;成都市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心理教研员黄李佳分享了高新区在“校家医社”协同育人方面工作探索及其成效;成都高新新华学校心理教师冯小芳分享了该校在“校家医社”协同育人方面做的工作尝试。
随后,与会老师们就孩子的健康成长,“校家医社”各方如何共育提出讨论。冯廷勇提出要从孩子成长的序列来考虑,从婴儿期到幼儿期,从儿童期到青春期,要客观了解各阶段孩子的身心状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助力孩子正向发展柯李提出要尊重孩子的发展差异,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发展阶段、发展需求,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关怀。与会老师与在场专家积极互动,现场氛围热烈。
活动当天,成都高新新华学校还组织全校孩子参与了心理游园活动,包括释放情绪、情绪管理、情绪哈哈镜等项目。孩子们在十一项积极心理品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体验到了生命的无限力量。(完)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