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四川盆地越冬水鸟调查最新发布:5种鸟类首次现身 数量最多的是它→

发布时间:2024-01-12 17:48:56

四川在线记者 徐浩煊 陈俊伶

1月11日,记者从成都观鸟会获悉,经过历时三天的调查,第八轮四川盆地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数据正式公布,共记录到水鸟78593只。其中,数量最多的水鸟为绿头鸭,数量达到9960只。

物种多样性方面,本次调查共记录水鸟7目15科74种,与上一轮调查记录的75种基本一致。本次调查中,黑颈鹤、卷羽鹈鹕、东方白鹳、彩鹮、灰头麦鸡等5种鸟类为首次现身,是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的新增记录。至此,四川盆地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已累计记录水鸟94种,占到四川水鸟物种数的55.62%。

珍稀濒危物种方面,本次调查共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分别是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黑颈鹤、黑鹳、东方白鹳、彩鹮、卷羽鹈鹕,共记录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分别是小天鹅、白额雁、斑头秋沙鸭、鸳鸯、花脸鸭、黑颈??、白琵鹭、鹮嘴鹬、白腰杓鹬、小鸥。其中,中华秋沙鸭被列为需开展抢救性保护的极度濒危野生动物,此次调查在各地区共记录到43只,为历年之最。

不过,与上一轮调查结果相比,水鸟的种群数量总量减少约1万只,原因在哪?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推测,今年冬季气温偏高,部分水鸟迁徙至更北的区域越冬,或是原因之一。此外,部分河段、湖泊的建设施工,个别区域垂钓人数过多,也对水鸟安全越冬构成显著威胁。

据悉,本项调查始于2017年,原名“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至今已进行到第八轮。今年,由成都观鸟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各地观鸟会等机构共同发起的调查,共有300余人参与,涉及长江干流及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青衣江、大渡河等主要河流,该项调查也正式更名为“四川盆地越冬水鸟同步调查”。调查数据的出炉,为掌握四川盆地越冬水鸟的物种组成、种群规模和分布现状,保护候鸟及其迁飞通道,提供部分依据。

来源:四川日报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