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减污降碳的“安居加减法”

发布时间:2024-01-12 18:11:31

四川在线记者 秦勇 遂宁观察 李宜佳 刘作鹏

1月9日,空中俯瞰四川遂宁安居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安居经开区”)的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屋顶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太阳能板即将发电,这家公司也将随之实现部分电力供应自给。

“这是我们公司实施的工业厂房‘第五立面’改造光伏发电项目,即将投产。”在该公司安全环保部副部长刘格粽看来,这样的改造可谓“一举两得”——既降低了企业能源支出,也提升了企业环保形象,“正式投用后,年均发电量约为150万度,能节省不少用电成本。”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安居经开区入选全国首批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入选国家级试点,安居经开区“密码”何在?

看减法:

一眼可见的烟囱不见了

1月9日,位于安居经开区的遂宁拓普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声轰鸣不绝,焊花飞溅,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抓紧生产汽车底盘。

在电泳线车间里,一个小型锅炉格外引人注目。

车间里怎么会有锅炉?“这个锅炉主要是把水烧热,电泳的时候需要加热。”该公司人力资源科科长张东升告诉记者,以前锅炉是烧生物颗粒的,为了环保无污染,前两年公司淘汰生物质锅炉,换成了现在烧天然气锅炉。

走出车间,张东升还带着记者来到一路之隔的一间仓库,“以前的锅炉是在仓库的位置,并且还有一根烟囱排烟,换成烧天然气的锅炉后,不仅把锅炉搬进了车间里,占地小,原来的烟囱也拆除了,锅炉房变成了仓库。”

改建锅炉,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生产用能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是安居经开区做减污降碳“减法”的重要举措。

据安居经开区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局局长傅豪介绍,园区根据主导产业和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通过采用节水工艺、优化污水调配、降低处理能耗、实现污泥资源化,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通过技术优化、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降低综合能耗,促进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助力废气治理减污降碳。

成效显著。数据显示,安居经开区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达95%以上,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46%以上,煤炭实现“零消费”。

做加法:

“看不见”的屋顶变了

原来的烟囱不见了的同时,而在“看不见”的屋顶上,像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安装太阳能发电板的企业,在安居经开区已有3家。

“在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发电板,一是减少对国家电网用电量的需求,二是可以自己发电用,三是节约成本、节能环保。”刘格粽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年用电量有700多万度,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自供150万度,仅此一项,综合测算年节约成本10多万元,“还计划建二期太阳能发电项目,大约占地1.5万平方米。”

目前,安居经开区形成“3+2”主导产业,即:锂电及新材料产业、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天然气清洁能源、食品及特色消费品产业、临港航空配套产业,绿色低碳产业产值占比达85%。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让企业发展信心更足。遂宁拓普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也准备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计划安装4万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并且公司还将成立光伏事业部,为未来向清洁能源产业‘进军’做准备。”张东升说。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我们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及利用新能源,降低化石燃料依赖度,通过推广屋顶光伏、沼气供能、余热利用等新能源项目光伏发电焕发‘绿’实力,做好减污降碳‘加法’题。”傅豪表示,园区还计划招引一家大型的光伏发电企业入驻,加快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四川日报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