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付江 付乔崧
1月18日中午12时,一架塞斯纳208小型飞机在绵阳北川永昌机场腾空而起。38分钟后,飞机平稳降落在134公里外的成都金堂淮州机场。
这是永昌机场首条航线川通7号的首飞,这也是绵阳通航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之一。
北川永昌机场是A1类通用机场,建有1条长1000米、宽30米跑道,1条平行滑行道,4条垂直联络滑行道,最大能满足20座以下固定翼通用飞机、市面上所有直升机以及中大型无人机的起降需求。
从谋划机场选址到机场建成迎来首飞,绵阳通航产业在永昌机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过程。
回顾过去,这个投资6.53亿元的北川通用机场是贯穿产业发展的“主线”。
2012年,绵阳将全市首个通用机场规划选址北川,并在2014年设立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2019年9月北川通用机场正式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立项,当年12月27日举行开工仪式。2023年5月,绵阳科技城管理委员会与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建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正式签约,绵阳科技城管理委员会与北川共建共管该园区。
北川永昌机场迎来首飞后,先期入驻的相关企业、单位,正结合机场建设情况,推动飞行培训、无人机试飞等业务;一批来自成都、自贡等地的相关公司先后与北川经开区签署互通航线协议,共同打造区域通用航空旅游环线。
随着机场投用,该园区产业也不断壮大,已形成通航(无人机)装备制造及测试、通航运营服务两大产业,建成94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正在建设5万平米的标准化厂房,累计签约投资金额超130亿元,入驻通航(无人机)等相关企业12家,投资50亿元的航天科技无人机产业园加快建设,投资25亿元的卓翼大型吨级无人机首条生产线建成投产。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