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陈昊
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四地人社部门的协同合作,关系着千家万户。
2023年,成德眉资人社事业同城化发展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2024年,四地人社部门怎样推进同城化?
1月24日,成德眉资就业和社会保障专项合作组2024年度联席会议在成都市举行,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地人社部门齐聚,探索推动四地人社事业同城化高质量发展。
会议商议审定《2024年成德眉资人社事业同城化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以下简称《工作任务清单》)和《成德眉资人社领域政务服务“同城化无差别”受理事项统一申请材料和办结时限清单》(以下简称《办结时限清单》),为2024年四地人社部门合作绘蓝图、定目标。
看成效:
推进人社公共服务便民共享
“四地共享人力资源和就业岗位信息30.07万个,实现区域内劳务转移85.86万人,借助‘春风行动’等活动联合举办137场专场招聘会,为4762家用人单位发布就业岗位超14万个……”联席会议上,资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用一连串的数字作为开场白,发布2023年度推进成德眉资人社事业同城化发展成果。
2023年,四地人社部门深入实施都市圈发展规划,聚焦人社公共服务便民共享,共同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同城共享、社保公共服务同城通办、人才引育培用同城协作、人力资源服务同城对接。
四地共建宜业乐业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广“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全年共向成都都市圈劳动者和企业免费开放成都职业培训网络学院211个专业的10014个培训课件,四地超8000家规模企业累计培训员工超500万人次。
同时,四地共建普惠共享的社保经办服务体系,全年互办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等业务8.56万件,办理工伤、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1.27万人次。资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举例说,持有省内社保卡或电子社保卡的人员可在成德眉资四市公共图书馆免注册、免押金、免租金借阅图书,已累计服务群众13.51万人次。四地还试点推行凭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在政务服务大厅现场或预约排号,为公安、税务、民政等6个部门提供1.3万人次排号服务。
2023年,四地联合编制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清单,发布《成都人才开发指引(2023)》,细分出四市重点领域(行业)、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急需紧缺人才清单,引导人才有序流动、精准配置,共建优势互补的人才集聚高地。四地携手举办的2023年“蓉漂杯”首届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全球678个项目4000余人参赛,推动优质科技成果在成都都市圈转化。
四地还共建开放融合的人力资源市场,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共同赴浙江开展东西部人力资源市场对接交流,与浙江当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企业达成合作项目意向9个。同时,四地联合发布《成德眉资人力资源服务产品(项目)清单》,引导各类市场化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向四市企业有效聚集。
说打算:
两个“32项”助力人社事业同城化
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合力推动便捷生活行动提质扩面,打造更有温度、更有质感的民生共同体。进入2024年,成德眉资四地人社部门将如何持续推动同城化发展?
联席会议商议审定的《工作任务清单》围绕深化公共就业服务同城共享、社保公共服务同城通办、人才引育培用同城协作、和谐劳动关系同城共建4个方面,明确了今年四地人社部门的32项重点工作。
“我们将深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劳动力资源信息和企业招聘岗位资源互通共享,联合举办主题招聘活动50场以上,促进成都都市圈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工作任务清单》,四地将协同举办“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业数字化赋能暨第二届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大会”、中国西部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
同时,四地将推进工伤保险医疗费用省内异地联网结算,持续推进社保卡“一卡通”服务应用,争取轨道交通、公交客运等城市交通领域通过社保卡乘车应用场景落地;联合发布2024年成都都市圈人才开发指引,引导优秀人才与四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高效配置。
《办结时限清单》列出另一类“32项”清单,聚焦“同城化无差别”受理,覆盖就业、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卡、流动人员流动档案等32个高频服务事项,推动实现同一个事项、同一份材料、同一时间办结。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地人社部门围绕服务事项名称、办理形式、实施依据、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办事流程等办事要素进行进一步规范,实现同一服务在四地同标准办理。
成都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道明表示,2024年,四地人社部门将在政策上实现更高水平“联动”,在人才上实现更高水平“集聚”,在服务上实现更高水平“共享”,持续助力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