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服务四川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门今年这样干

发布时间:2024-02-06 18:13:49

四川在线记者 田程晨

高水平保护是为了更好促进高质量发展。近日,四川在线记者从生态环境厅获悉,2023年,全省共完成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项目环评审批5440个,涉及总投资约1.1万亿元。今年,四川将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出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科学指导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重大项目选址,统筹推进区域开发、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开辟重点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

35家环评单位“黑榜”公开

记者了解到,生态环境厅2023年全年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服务全省“拼经济、搞建设”大局。2023年,全省共完成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项目环评审批5440个,涉及总投资约1.1万亿元。

从国家层面来看,在生态环境部大力支持下,米市水库、大渡河老鹰岩二级水电站、哈密-重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6个重大项目和成都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引大济岷工程规划环评全部顺利获批。

从省级层面来看,开辟重点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快速完成绵遂内铁路、道孚抽水蓄能电站、成德S11线等重点项目环评审批;完成马边飞地产业园、德阿产业园和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等15个规划环评审查。

从市(州)层面来看,主动给予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督促完善环评服务保障机制,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普遍压缩60%以上,各市(州)共完成5293个项目环评和25个规划环评审批,有力保障地方重点项目顺利上马。

“去年,生态环境厅持续发布环评质量考评‘红黑榜’,充分发挥正面激励和警示震慑作用,推动环评质量和审批效能提升。”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来说:一是纳入红榜予以激励。将《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抽水蓄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等编制质量较好的环评报告纳入“红榜”并在生态环境厅网站公开。二是纳入黑榜予以警示。将该厅暂不予批准的《16万吨/年废铅酸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等环评报告列入“黑榜”予以公开。组织对1024份环评报告质量进行抽查复核,对四川汉雲环美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洋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35家环评单位及相关的46名环评工程师予以失信记分,并在“黑榜”公开。

将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科学指导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重大项目选址

“生态环境部门是综合部门,既要履行好保护的责任,也要落实好发展的任务,为高质量发展把好关、守好底线。”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今年要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快出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科学指导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重大项目选址,统筹推进区域开发、产业园区规划环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发挥好“优布局”“控强度”作用。而记者也了解到,在推进环评服务提质增效方面,将建立“一张清单、一套专班”,全程跟进服务,全力做好增发国债项目等环评服务保障。“对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依法不予审批,严防“两高”项目盲目上马。”该负责人说。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也将是今年生态环境部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如要推进排污许可与环评、执法等制度有效衔接;深入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加强碳排放控制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快制定青藏高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等专项方案,积极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持续开展国家气候投融资和低碳城市等试点,深化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

此外,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进一步强化了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我们要更加严格规范执法程序,严守法定办理时限,防止随意执法、任性处罚。”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非现场执法监管为主,落实好正面清单、首次轻微违法免罚等制度,大力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

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将守牢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刚性底线,“既把该踩的刹车坚决踩住,也把该踩的油门坚决踩好,积极助推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说。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