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岁月更迭,龙年将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凝结了尊贵、进取、独立等诸多美好寓意,并且在数千年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从距今约8000年的辽宁查海遗址的巨型石堆塑龙,到距今6000多年的河南濮阳的蚌塑龙,以及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玉龙等等,无数文物已经证明,中国对龙的崇拜早已传承数千年。从古之今,人们还在青铜器、陶器、石刻、书画等各种载体上展现龙的矫健身姿和气贯长虹的气势,借此表达沟通天地人神、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美好祝福。
在“天府之国”四川,有很多和龙有关的文物。三星堆青铜神树,游龙从树干蜿蜒而下沟通天地;广汉联合遗址发现的龙凤纹陶盘,清晰诠释了中华文明中“龙凤呈祥”的寓意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泸县龙脑桥,龙雕昂首怒目栩栩如生,庇佑着一方百姓……这些倾注了人们美好愿望的器物,如今很多已经成为艺术珍品甚至国宝级文物。
大年初一至初七,川观新闻将联合四川省文物信息中心连续推出“龙行龘龘——文物里的龙年”系列主题海报,展示省内丰富的以龙为主题的文物以及契合正月习俗的文物的风采,展示四川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文物凝聚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每天推出一个视频,邀请各大博物馆金牌讲解员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敬请期待。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