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薛维睿
3月15日至17日,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出品、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联合出品的话剧《推销员之死》将在成都首演。该剧改编自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巅峰之作《推销员之死》。这部作品作被誉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佳剧本之一,1949年在纽约百老汇首演,一经面世便引起轰动,随后更是创下连续742场公演的辉煌纪录。
岳红此次在剧中饰演林达。从艺40余年,岳红出演过上百部影视作品,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等多项大奖,在《野山》《八女投江》等电影和《母亲》《追你到天边》《离婚律师》等电视剧中均有精彩演出。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岳红在去年大火的电视剧《故乡,别来无恙》中,以一口标准成都话塑造出极有生活气息的母亲形象。
这是岳红首次回到家乡成都出演话剧。“我对话剧的热爱一直没改变,舞台对我来说依然是有魔力的。”作为戏剧表演科班出身,岳红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话剧是她的最初的梦想,“回到话剧舞台,就是因为热爱,尤其在遇到好的作品时,我不想错过它。”
记者:您如何理解这次在话剧《推销员之死》饰演的角色林达?
岳红:可能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心目中的林达。每个人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价值观和教育经历各异,对一个角色定然有不同的这个理解和感受。对我而言,我的年龄跟林达相仿,有了生活阅历的沉淀,对于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同样作为一个母亲,在很多地方都会有共鸣。
当然,剧中人物的生活经历与所处时代背景与今天有很大不同,但当下排这出戏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剧中揭示的社会和家庭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如今很多人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在排练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产生强烈的共情,这也是经典作品之所以能长盛不衰的原因。
记者:您过去出演影视剧居多,这次在话剧演出中有哪些不同的体验?
岳红:话剧和影视剧还是有很大不同。话剧对演员来说要求很高,话剧舞台叙事节奏紧凑,演员和演员之间也有更紧密的交织撞击,需要掌握很好的表演技巧和表达形式,才能在舞台上创作出非常丰满的人物形象。现在我们每天都在紧张排练,我还在跟同事讨论说,演这部话剧比我拍几十集电视剧还累,每天三班倒,早中晚反复地排,要不断在创作中修正自己。
记者:从艺40余年,您出演过上百部影视作品,也获得众多影视大奖,这次为何想再演出话剧?
岳红:我一直认为我还有很多高山要去攀爬,话剧表演对我来说是充电,是一次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而且话剧其实是我的老本行,我在大学学的是话剧表演,只是毕业后去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接触话剧的机会比较少。但是直到现在,我最大的爱好还是去看各种话剧演出,舞台对我来说是有魔力的,遇到好的话剧作品我还是会很兴奋。
其次,《推销员之死》这部作品非常有魅力,林达这个角色对女演员来说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我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曾看过英若诚导演的《推销员之死》,当时的画面就像在昨天一样。
记者:这是您首次在家乡成都出演话剧,也是第一次与四川人艺合作,有什么感受?
岳红:从我18岁离开成都到北京学习,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北京,这一年多才比较频繁地在成都拍戏和生活。成都有着特别开放和包容的城市气质,这种特质也一直影响着让我的生活节奏和创作心态。这次也很感谢有这个机会,让我能回到我的家乡成都完成我的话剧梦想。
我和四川人艺的渊源也很深,我17岁的时候看的第一部话剧就是四川人艺的《西安事变》,当年报考中戏也得益于四川人艺老师们的鼓励,没想到这次兜兜转转又回到成都合作,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记者:这次在排练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或挑战?对正式演出有什么期待?
岳红:这部剧的台词非常密集,台词量很大,对于并非长期在舞台的演员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我有一天晚上做梦都在背台词,梦到台词说错了,醒来马上把灯打开,赶紧把剧本翻到那一页看一看,然后关了灯继续睡。现在我们每天也都在加紧排练,我在尽最大努力把各方面的螺丝都拧紧。创作的过程可能确实是充满痛苦和煎熬的,可能类似泡一杯好茶,要经历热水冲泡的过程,才有最后的茶香四溢。
话剧每次演出都是一次全新的表演,现在就是抓紧有限的时间排练,一天比一天进步,“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最后的结果和评价留给观众,所以十五号,剧场见!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