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刘春华
3月19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弘扬正能量、奋进新征程”四川残疾人励志报告团专场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举行。这是报告团今年走进首都高校系列宣讲首场活动,也是时隔一年之后再次走进北京大学开讲,受到了北大师生热烈欢迎,并将其作为北大辅导员发展论坛内容之一。
报告会现场。
活动中, 报告团成员叶莹、代国宏、何宇星、张琳馨等分别结合各自的人生境遇和心路历程,深情地讲述了各自身残志坚、拼搏向上的励志故事,表达了对党和政府关心关爱的感恩感谢,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叶莹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她在豆蔻之年因病致残,通过努力最终成为大学教师,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基金课题,参编中医类教材、专著十余部。她以“知竹”为题,分享了她如竹子般对苦难、对梦想、对人生的态度——不畏风雨、扎根内求、坚韧不拔。
代国宏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他在活动中分享了从伤痛、迷惘到奋进的心路历程,向大家传递遇到挫折时的乐观与坚强。
何宇星2岁时因意外失去左手,他以残疾人身份创业,多次失败后最终创业成功,解决了上百人的就业,每年为国家创造税收上千万元。
张琳馨在访谈中分享了她求学、创业的经历。因听力障碍,她5岁开口说话,12岁佩戴助听器,一路艰难求学。大学毕业后,热爱非遗钩针编织的她在当地残联帮助下创办琳馨钩针编织工作室,带领10多名残疾人通过非遗钩针编织实现增收。
活动中,报告团成员身残志坚的故事,饱含深情的讲述,赢得了在场师生雷鸣般的掌声。“四川残疾人励志报告团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寻常的群体,他们虽然身体不便,但绝不向命运低头,成长为一群杰出的手工艺人、医生和老师。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这也启示我们在工作中关心关注各类学生群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能落下一个人,让每一朵浪花都顺利汇入大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季宇说。
四川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有益于残疾人自我价值实现和尊重的需要,有益于首都大学生调试心态、调整状态,有益于首都高校德育教育之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励志教育。同时,以此为媒介和纽带,宣传推介四川,对于讲述四川故事、传播四川声音、链接四川情结,加深对四川人文环境的了解,吸引首都青年学子关注喜爱四川并投身战略腹地战略大后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系列宣讲活动还探索融合宣传推广四川非遗文化及助残产品,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述制作故事,专门设置展区展示蜀绣、绵竹木版年画、古蔺花灯、羌族刺绣、道明竹编等残疾人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既宣传了传统民俗技艺文化,也展现了残疾人勤劳致富的奋斗精神,受到广大师生称赞好评。
接下来,报告团将继续走进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开展系列精彩宣讲,以残疾人青年榜样的励志故事激励更多高校学子。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