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田程晨 底伊乐
高原地区固体废物、污水如何处理?近日,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举办“高原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沙龙,20多位行业专家,围绕高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畜禽养殖等环境治理问题支招献策。
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省高寒高海拔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长江黄河上游,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具有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气温低、含氧量不高、环境脆弱敏感等特点,“容易造成环境治理设施水土不服,治理成本比其他地方高,缺少规模化处理等问题。”
“高寒高海拔地区农村气温低、含氧低、水温低,严重影响污水生化活性。”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所高工王春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划分城镇周边村、河谷村、山地村、草原村,优化治理模式。
解决高原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四川早有实践。在石渠县温波镇,建成了全国首例4200米海拔生活垃圾热解项目基地。目前,已连续3年稳定运行。四川天源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高原地区生活垃圾成分更为复杂,无机物偏多,垃圾整体热值较低,不利于焚烧。项目的投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甘孜州、阿坝州等地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的问题。
除了无害化焚烧,因地制宜处理固废更为重要。四川省市政市容协会专家杜小勇认为,就算目前焚烧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但还是有20%的焚烧产物需要填埋。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固废所首席专家雍毅也认同这一观点。“生活垃圾填埋不能被一味否定。”在雍毅看来,目前还有很多地方以垃圾填埋为主,高原地区垃圾产量少,一个填埋场可以用很多年。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