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重走庄学本之路,四川策划出版《光影史诗:庄学本影像志》

发布时间:2024-03-25 20:06:26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庄学本,中国人文地理摄影的开拓者、中国影像人类学的先驱、纪实摄影大师。其1934至1942年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俗考察成果,不仅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民族资料,也为中国民族学和民族影像学研究奠定了基石。

3月23—24日,“重走庄学本之路”项目研讨暨《光影史诗:庄学本影像志》选题策划会在都江堰市举办。庄学本后人庄钧,学术界、文旅界、出版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就如何更加全面、系统、多元地呈现庄学本影像资料承载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了解,此次发起“重走庄学本之路”项目研讨,是对庄学本个人贡献的致敬,项目旨在通过重走庄学本的重点考察路线,对其考察地点和场景进行新旧对比、经典再现,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其学术遗产,打造庄学本研究和出版品牌,展现西行路上的新风貌。

会议首日,《西行影纪》主编、“重走庄学本之路”项目发起人马晓峰谈道:“20多年前,我见到了庄学本先生的摄影专展,从此心里种下了一颗名为‘庄学本’的种子。四川民族出版社和四川美术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尘封的历史瞬间》《羌戎考察记》《羌族影像志》《西行影纪》等庄学本影像出版物。《西行影纪》的出版在学术圈及摄影圈引起较大反响,在此基础上,学术界与出版社继续深挖,旨在对庄学本的研究更加深入立体,实现多层面成果转化。希望这次会议能够汇聚多方智慧和力量,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共同推动庄学本研究和出版走向新的高度。”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朱靖江从“庄学本其人其事”“庄学本的西部民族志摄影”出发,延伸至“庄学本的民族文化调查”“当代启示”,对庄学本的生平、成就与作品,以及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与评价进行了具体介绍。他表示,庄学本的影像作品具有开创性,是一个串联影像学、民族学、历史学、边疆学、人类学与传播学等领域的文化现象。

中国摄影家协会青年摄影委员会委员德戈金夫从庄学本学术研究在学术界、出版界的发现与发展谈起,指出“庄学本之路”不仅是一条摄影艺术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与历史交融的探索之路,并将其与“洛克之路”进行了比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雷建军提出,“重走庄学本之路”上的“重拍”很重要,不仅是照片,还可以拓展到纪录片,这些宝贵的资源也需要图书馆领域来保护。

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兼摄影学院院长陈小波直言,如果摄影者要成为一个学派,那么“庄学本学派”是肯定没有任何异议的。“庄学本当时拍摄的照片成千上万,现在不知还有多少散落各处。能将庄先生的影像资料、文字资料全部收集起来并集结出版,是一件伟大的事。”

次日,会议还就《光影史诗:庄学本影像志》选题方案进行了讨论。出版社提出了该选题的初步构想,与会专家就选题名称、读者定位、图书内容、呈现方式以及时间规划等进行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该选题具有很高的出版价值和文化意义,希望此套书的编辑出版能够进一步推动庄学本研究的深入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庄学本的学术贡献、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独特魅力。

庄学本后人、《西行影纪》主编庄钧表示,庄学本一生致力于民族影像记录,影响深远,正是因为出版机构的鼎力支持与精心策划,才使得庄学本的成果进一步广泛传播。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