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阿来:文化产品是“教养”而不是“喂养”

发布时间:2024-03-29 18:02:21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华小峰

3月28日,以“极视听·强赋能”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作主题演讲。

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阿来向一位人工智能研究专家请教“带情节的影音生成”,对方信心满满地表示,“已经开始实现了,几秒,几十秒,算法没有问题,要更长的话,要解决的只是算力,也就是说,要能够运行更大数据的机器。”

在阿来看来,这次的大会的背景之一,正是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文化产品的生产特别是影音制作提供了更快捷的手段。“这必然对作为产业的文化发展提供难以估量的可能性。我们会看到创意、技术、资本紧密结合的,高度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创意产品的生产高潮。”

不过他也注意到,自己和身边的人,以及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行为方式正在被互联网上的文化产品悄然改变。“通常,我们认为文化是慢的,文化产品的生产也是慢的。但今天,技术进步神速,太慢就赶不上趟了。于是,快与慢就构成了一对矛盾。”

因此阿来提出,“注意我们提供的文化产品,是教养,而不是喂养,在满足人娱乐的欲望之外,还是要有益于人情感的美好与精神的强健。”在他看来,网络视听产品除了诉诸于感官的直观性以外,更要重视人类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

“总而言之,一切文化,都应有助于人、人类趋向高尚精神,趋向雅正审美,有助于人的自觉与身心的双重健康;一切文化,都应有利于人的自我教育与建设,都应有利于人类这种万物之灵的继续进化。”阿来表示。

近年来,《觉醒年代》《人世间》《漫长的季节》等影视作品在年轻观众中引发强烈反响,阿来认为,这说明年轻人不仅对短平快的新事物充满兴趣,更对这些充满文化底蕴、反映人性伦理的优秀文化产品满怀期待。“期待更多的文艺创作者,能够坚守初心、传承文化,用大情怀、大格局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