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四川作家杜阳林小说《立秋》新书发布 李敬泽:书中呈现的川人品质弥足珍贵

发布时间:2024-04-09 18:35:00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4月8日下午两点,中国现代文学馆,四川作家杜阳林来到他的长篇小说《立秋》新书发布暨研讨会现场。“我又来了。同一个地点,同一个会议室,只是这次心情大不相同了。”杜阳林很是感慨。

杜阳林说又回来,是因为他的上一部长篇小说《惊蛰》,曾于2021年7月7日在这里举行新书发布暨研讨会。上一次,用评论家潘凯雄的说法:“一个叫杜阳林的作者横空出世。”

“杜阳林长篇小说《立秋》新书发布暨研讨会”迎来了李敬泽、阎晶明、阿来、岳雯、潘凯雄、陈福民、谢有顺、杨庆祥、何平、王春林、梁鸿鹰、白烨、季亚娅等十多位作家、评论家,他们深入挖掘《立秋》的文学艺术性和时代意义,以及杜阳林的文学创作在新时代文学中的独特价值。

本次活动由文艺报、四川省作协、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文艺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承办。

2023年11月,《收获》杂志2023年第6期推出杜阳林的长篇小说《立秋》;2024年4月,单行本《立秋》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收获》杂志副主编谢锦曾说,《立秋》是一部站在大地上的小说,非常真实。

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评论家阎晶明说:“情感表达很朴实,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种非常真实的前提下,记述的故事和生活都是日常的,是我们曾经历或者说正在经历的,虽然不是那种高妙的写作,但我觉得写得非常到位,非常真实,我很感动。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一种很扎实的笔法,写出了一个不忘初心的主题,写出了一个人的成长蜕变,他的人心、人性,情感的底色全部保留,而且在这个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很好地表达。”

《惊蛰》刊发出版以来,评论家潘凯雄一直在关注:与《人生》 《平凡的世界》等表现“出走”与“奋斗”等主题的文学作品不完全一样, 《惊蛰》只是再现了云青的“出走”,故事到凌云青乘上远去的列车便戛然而止,至于“走出”后的凌云青式的一代人会怎么样呢?杜阳林用一部全新长篇小说《立秋》来作答。研讨会上,潘凯雄再次提出'出走"和"回归"的问题。“中国现代文学以来,到当代,这个问题始终被作家提出。”潘凯雄称之为中国作家的“母题”。“我想,这也是《立秋》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价值。”潘凯雄说。

评论家陈福民坦言,客观来看,无论是《惊蛰》还是《立秋》,艺术手法并不完美,但这两部小说在把握历史的深度、广度上有一定贡献的。“它可以是中国乡村史的一种演变,也可以是改革开放史中的一部分。”陈福民从《立秋》中看到,凌云青这样的新乡土人形象逐渐清晰,中国新型商业文明被深入解析,凌云青理想色彩、大爱品质和乡村精神现象的对照,形成了小说独特的价值意义。

“《惊蛰》和《立秋》我都看了,我特别感同身受。”同样是农村出身,有着进城经历的评论家谢有顺感叹。《立秋》的开头,讲述了曾经欺负主人公的农村妇女进城找主人公帮忙,给谢有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不止一次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特别真实,特别打动人。”小说主人公凌云青命运坎坷,苦难打磨了他的灵魂,他通过努力与苦难和解,甚至宽恕那些伤害过他的人。谢有顺认为,当乡村的遗存和城市经验融合的时候,怎么做一个新的人,或者怎么成为一个城市人,是杜阳林试图回答的问题。

评论家杨庆祥认为,杜阳林的作品提供了中国两大文学类型的新叙事视角:《惊蛰》像是伤痕文学,《立秋》像是改革文学。“这两点,是非常有意思的。”同时,杨庆祥也提出,虽然杜阳林改写了伤痕文学内在的视角,但“伤痕”写得太多,如果没有一个超越性的视角,那么意义不大。杨庆祥给杜阳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茅盾在《子夜》中塑造了'吴荪甫'这样一个民族资本家的形象,那么,'凌云青'能否成为民营企业家的形象?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应该去思考。”

评论家岳雯直言,她读过《立秋》后的第一感受是:老调子谱的新曲。“也不是一个多么新鲜的故事。我认为,尽管写的是一个个人奋斗的故事,但是它传递出来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情绪。小说不是一部成功学的书写,生活的泥沼一个又一个将人缠绕困住,如何自立、成人、成长,让小说展示出更具厚度的精神向度的探索。”

评论家何平也谈到了小说的时代意义。他与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的两位友人分享过读后感,大家都对小说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联感兴趣。“对于作家而言,写作不只是文学的意义,还有社会学和时代记忆的意义。”

“创业书写”,评论家王春林这样概括《立秋》。他说:“杜阳林的《惊蛰》是写乡村少年成长的经历,成长经历又跟乡村苦难联系在一块,到《立秋》书写的凌云青成年进城艰难创业的故事,所以一个是成长叙事,一个是创业书写。”王春林认为,《立秋》是新时代的创业史。

“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评论家梁鸿鹰表示,杜阳林从《惊蛰》写到《立秋》,从春天到了秋天,这句话,对于一个人,一个时代,都很重要。“凌云青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候,挣脱了伦理秩序、道德律条、情义、情分、情面的束缚,在时代洪流中积极创新求变。他被时代所推动,同时他也成了时代进步的一部分。”

评论家白烨表示:“这个书的题材、故事、人物非常有特点,把长达几十年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连贯地写出来,这样的作品太少了。”白烨认为,《立秋》将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这一点很有价值,是解读那个时代非常重要的文本。

评论家季亚娅分享了她的读后感。“我在想,到底什么写作是受读者欢迎的?可能就是这种汁水丰盈的、接地气的小说。”读过《惊蛰》和《立秋》,季亚娅已经开始期待杜阳林的第三部作品,“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对乡土中国有什么责任?怎么去回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期待第三部的‘返乡’。”

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表示,今天的研讨会不仅是对杜阳林的支持,更是对四川文学的扶持。作为一个文学大省,四川诞生过李劼人、沙汀、艾芜、周克芹等一大批小说名家。如今,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小说家寥寥数人,有全国影响力的长篇小说也相对较少。“直面短板问题,四川长篇小说创造的路在何方,这是我们今天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研讨会的最后,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敬泽作了总结。他表示,对于《立秋》这部作品,大概都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去解读的。“城乡二元结构对我们来说既是历史的、社会的经验,也是一个文学经验。但《立秋》所呈现的城与乡的经验,恐怕不是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所能够概括的。“中国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但乡村作为所有人的根系所在,这种情感还会变得非常强烈、非常坚韧,始终保留着对乡村对家乡的那份亏欠感。”李敬泽表示,中国农业文明延绵数千年,挥之不去的乡土情感沉淀在人们的情感、文化与伦理结构中,这也是当下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对于书中所呈现出来的川人品质,李敬泽很是欣赏,“这真是四川人写的,对待生活磨难和命运跌宕的平常心,我觉得特别珍贵,而这正是四川人独有的气质。”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