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荥经:“攻守”之间蹚新路

发布时间:2024-04-09 18:37:03

四川在线记者 王怀 周海波 蒋君芳 李婷 雅安观察 黄刚

拥有全省县区最高的森林覆盖率80.3%,境内流淌着经河、荥河等11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如何依托绿水青山本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雅安市荥经县正在蹚新路。

桌山脚下,龙苍沟镇万年村又在酝酿新变化。“我们计划打造一个方竹基地,里面融入户外拓展、研学等内容,配套服务即将投用的雅安生态文明学院。”万年村驻村第一书记华威羽说,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建设,万年村早已摆脱对矿山开采的依赖。

经河畔,五宪镇阳春坝村,占地20亩左右的鱼子酱加工厂正在加快建设,不远处的鲟鱼养殖基地内,整齐排列着139个圆形鱼池,和鲟鱼观光有关的文旅项目同步推进。未来,这里将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鱼子酱生产基地。

两个村的新路,折射出整个荥经县的时代选择。

“作为长江上游和川西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绿色走廊,我们在一‘守’一‘攻’中,做足做透‘一山一水’两篇文章。”荥经县委书记古玉军说,全县正努力打造全国生态价值转化样板区。

4月1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来到荥经县,探访这里如何运用“攻守”之道,蹚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守:进退之间守护青山绿水

4月1日,调研组来到荥经县青龙镇柏香村,今年植树节种下的560余株小叶桢楠树苗,已经长出不少新叶,为正在建设中的中国·荥经桢楠王公园再添一抹新绿。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必须为后人守护好这片珍稀的千年桢楠林。”青龙镇党委书记刘人鸿说,依托中国·荥经桢楠王公园,今后这里将形成万棵桢楠树的规模。

放在全县来看,坚持“增绿”是荥经能守住青山绿水的主动作为。

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荥经县,因水得名。发源于牛背山和龙苍沟的荥河、经河,在荥经县城东南交汇流向青衣江。荥经县水利局局长任光伟介绍,整个荥经县,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1条。

水流之处,山林茂密。“荥经有三大名山,牛背山、桌山和云峰山,全县森林覆盖率为80.3%,云峰山树龄1700年的桢楠王被《国宝档案》誉为‘中国最美古树’。”提到这些,荥经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谢旭楠满脸骄傲,“这些山水林木,是我们荥经县最大的一笔资源‘财富’。”

不过在早些年,对“财富”的认知,却有所不同。“那个时候,荥经县最被看重的资源是被称作‘三头’的石头、木头和水头,也就是矿产、林木和水电资源。”荥经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冬以数据举例,荥经县的花岗岩理论总储量40亿立方米以上,可开发量达10亿立方米,储量居全国之首;水能蕴藏量64.22万千瓦,可开发量39.38万千瓦,是全国电气化试点县之一;林地面积245.25万亩……曾经,这“三头”在县域经济中的占比高达70%。

但是,荥经县也付出了不可忽视的环境代价。万年村村民陶用湖清楚地记得,在龙苍沟山谷间流淌的经河,曾经因为煤矸石倾倒山涧,河水变黑,人畜无法饮用。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守住绿水青山”成为荥经县的必然选择。

如何守?在先后关停46家煤矿、18座非煤矿山、20家小木材厂、37家小石材厂,清理退出33家小水电的同时,荥经县选择向前一步。

栽种增绿不是一时之举,需要久久为功。多年来,荥经县狠抓栖息地修复,改造栖息地6000余亩,补植本土阔叶树种60000余株。同时设立“河长+段长+户长”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和“水利专员+环保专员+警员”,构建“三长三员”河湖长组织架构,形成“千人治河”格局,全面推进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厕所革命“三大革命”,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进退”间,荥经人守护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荥经县连续多年实现国考省考断面水质、水功能区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三个100%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稳居全国前列,荥经河成功入选“四川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县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在过去五年间,由87.4%上升到98.1%。

攻:好山好水中孕育产业新机

转型,是荥经县不可回避的“考验”:工业占GDP比重从高峰期的60%多下降到不足30%。守护好青山绿水的同时,如何才能让“山多水多”转换为老百姓收入多?

“必须重新认识资源优势,在产业选择和布局上主动出击。”古玉军说。

好山好水,是荥经县最大的资源优势。调研中,有两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第一个数据和耕地有关。荥经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个数据和林地有关。整个荥经县林地面积为159445.18公顷,大约是耕地面积的73倍。“换个视角看,结果大不一样。”谢旭楠介绍,荥经县大部分群众家中都有数百亩乃至上千亩的林权,在生态价值转化上有着独特优势。

做好“青山”文章,荥经县布局四个万亩园区,即安靖—泗坪中药材园区、青龙油茶园区、龙苍沟竹笋园区、牛背山种养循环园区。

“目前全县黄柏树种的是‘懒药材’,疏于管理,竹笋采用的是传统采挖办法,缺少抚育,我们将加大对森林药材、竹笋等人工抚育给予政策支持,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谢旭楠说道。

青山之外,绿水“文章”同步进行。让五宪镇的老百姓没想到的是,日夜流淌的经河,会游进一条“致富鱼”。

2021年,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在五宪镇打造鲟鱼养殖基地。该公司在荥经的项目——四川卡露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辉介绍,最适合鲟鱼生长的温度是12—20℃,“这里的水源于大熊猫国家公园里的高山,水量充沛水质清澈,水温常年不超过23℃。”

过去主要依靠种植粮食、蔬菜、草莓,产业不成规模的五宪镇,由此“鲟”到新产业。未来这个基地的鱼子酱产能将达200多吨,助力雅安成为全球最大鱼子酱生产基地。

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落地,也让荥经县打开了产业思路。荥经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主任刘晓丽介绍,当前荥经县正在加快冷水鱼“一带五线”布局,“发挥我们的水资源优势,以冷水鱼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空间巨大。”

一个举动体现决心。为让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落地五宪镇,荥经县配套6000万元资金,在五宪镇修建拦水坝,将水位提高后,让水顺利流进鲟鱼基地。“拦水坝还为两岸村民建起了一条通道,方便了往来。”五宪镇党委书记唐怀说。

好山好水好风光。在五宪镇,鲟鱼带来的不只是养殖业。以鲟鱼养殖为支点,荥经县推出“天府鲟游湾”项目。唐怀介绍,项目包括鲟鱼庄园、鲟梦田园、鲟趣乐园等板块,全部建成后可开展亲子研学、高端垂钓、露营划船、精品民宿、主题餐饮等休闲旅游。

这也是荥经县发展文旅产业的思路,以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在自然风光中,融合康养、民宿、乡村旅游等业态,不断完善集观光、体验、沉浸、生活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

着力文旅产业,荥经县不断发起“攻势”:推动牛背山镇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启动牛背山索道、山顶太空舱酒店建设,启动桌山索道建设,推动貊貊奇幻岛、桌山花栖谷等项目建设,在云峰山稳步推进中国·荥经桢楠王公园“一环、三区、四集群”建设,构建“核心区、认养区、普栽区”形式,聚力打响“中国桢楠王”品牌。

变:生态价值正转换“百亿目标”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荥经县总计接待游客9.047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8.06%;旅游综合收入5925.7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2.25%。

记者注意到,依托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荥经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逐年稳步提升,从2020年的占比50.2%,提高到去年的55.4%。

文旅行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开放度高,百姓是最直接的受益群体。

依靠文旅等产业的发展,万年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已接近2万元。“我们的‘熊猫’民宿是2022年开业的,当时除了集体经济自筹资金外,还申请到了雅安‘强村贷’100万元,去年民宿营业收入有六七十万元,我们拿出20万元还掉了一部分贷款,今年计划再还50万元。”华威羽说,每年的小长假,都是民宿旅客集中到来的时段,“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眼下也是茶农们丰收的季节。在新添镇,茶农们从早到晚忙着采收,再将茶叶交给位于新添镇下坝村的川藏经济协作藏茶产业园区,“这个园区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文化体验于一体,辐射周边3000多户茶农,带动农户每亩增收1600元至2200元。”刘晓丽介绍说。

在文旅产业、现代农业等产业的助力下,荥经县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荥经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乡乡都有“百万村”,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当年,荥经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99亿元,城乡收入差距比缩小为2.10: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6:1)。

“这也说明,我们的这篇‘生态价值转化’大文章,开了一个好头。”古玉军说,荥经县被确定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创新试验区、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正面临巨大发展前景和机遇,今年将是荥经县推进“中国黑砂城、‘两山’示范区”建设的攻坚突破年。

产业是最重要的攻坚突破板块。

厚积薄发,今年,荥经县产业有望有不小收获,一产方面,茶叶、冷水鱼、黄牛、竹笋特色产业不断提质,农业将保持稳定增长;二产方面,中骏再生资源利用、中睿铜业建成投产,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百亿集群基本形成;三产方面,打造一批沉浸式新业态、新产品,文旅吸引力大大提升,“今年荥经县将地区生产总值目标,锁定在了百亿突破上。”

当下,正是鸽子花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鸽子花让这座盆地西部的县城,成为众人向往之地。挖掘自然生态宝藏,“花开荥经”系列活动正式启幕,荥经县向外正式推介四条游览线路。在未来一个多月的花期里,这里将持续上演生态与文旅的双向奔赴。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