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赵荣昌 高启龙 郝飞
6月4日,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杨庆春给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立石镇的邻居们带来了好消息:原计划选址在吉安镇寒泸村的大米加工厂和育苗工厂均已通过规划,进入选址阶段。
这是自2023年底立石镇5个村与吉安镇5个村各注资20万元,联合组建川渝首个跨省市强村公司——重庆市永泸强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泸强村公司”)以来,双方在产业项目合作上走出更实一步。
这两个镇是川渝毗邻镇。“无人机喷洒作业时起点风,农药都要落到吉安镇的田里。”在挂着“川渝融合泸永现代农业示范园”牌子的田间采访时,当地村民开玩笑说,“田挨田,坎接坎。”
其实在成立强村公司之前,两个镇便有合作。泸州盛产白酒,对高粱需求量大;永川盛产豆豉,对大豆需求量大。一直以来,吉安镇农户种植的优质高粱,有部分进入到泸州市场;同样,立石镇的大豆,也备受永川市场欢迎。
永泸强村公司的成立,让传统民间层面的合作,有了更规范的保障。
“我们以订单农业的形式为泸州本地酒企提供优质高粱,成立公司后,永川吉安镇的5个村高粱种植户也纳入到其中。”泸县立石镇镇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谢强以高粱种子共享举例说,“泸县统一发放的高粱种子,吉安镇的5个村将同步共享。”
永泸强村公司董事长、吉安镇石松村党总支书记周先进介绍,永泸强村公司经营项目主要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产品粗加工、农旅发展等领域。目前,经泸县、永川两县区农业主管部门同意,泸县立石镇5村与永川吉安镇5村已在今年实现了互享对方种子、农技、农机等服务。
在两个镇看来,建设大米加工厂是合作深入的一次“试水”。
按照规划,大米加工厂选址吉安镇寒泸村,立石镇则负责仓储设施等的建设。关于选址,一方面可以申请用地,另外也考虑到交通便捷。
“无经验可循!”泸县相关负责人直言,从今年1月确定合作事项到如今“基本敲定”,“几乎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跨省市成立强村公司的意义在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的背景下,实现了跨省市基于村集体的合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认为,两个镇在实现资源和政策整合的同时,探索出了毗邻地区的合作模式。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