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光电水产“四结合”,为四川干热河谷“解渴”

发布时间:2024-10-16 09:49:05

四川在线记者 邵明亮

为何建?

四川干热河谷和高半山区域内水资源、光热资源丰富,但河谷深切、山高水低,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如何建?

科学利用区域丰富的光热资源、高低悬殊的地形条件,以光发电、提水上山、提蓄结合,服务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庆长假过后,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党总支书记毛建桦每天都要接到十几个关于咨询、订购村里蔬菜的电话。尽管寒露节气已过,但仁和区的日最高气温仍维持在25摄氏度以上,蔬菜长势良好,很受本地和外地菜商青睐。

“我们这里地处干热河谷,过去缺水一直是我们村产业发展的短板。”毛建桦表示,通过建设太阳能提水泵站解决用水问题,产业发展一下子就打开了门路。

在四川,像迤沙拉村这种位于干热河谷地带的村子不在少数,且主要集中在省内的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缺水,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对此,水利厅积极谋划推广光电水产“四结合”模式,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水利体系,破解省内干热河谷地带用水之困、产业发展之困。

探路

寻求“低水高用”破题之策

深秋时节,在甘孜州德格县温拖镇温拖村,阳光照耀下的蔬菜种植基地里,大棚整齐排列、果蔬生机盎然。

温拖村位于雅砻江右岸,同样属于干热河谷地区,蔬菜种植基地与雅砻江的落差超过百米。凭借村里建成的太阳能提水泵站,实现“水往高处流”,村里的大棚蔬菜种植规模已突破3000亩,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

近年来,四川一直在寻求干热河谷地区“低水高用”的破题之策。

2018年至2021年,水利厅调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结构,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亿多元,在甘孜州境内的干热河谷地区建成太阳能提水泵站74处,为保障当地农业灌溉用水、助力农业稳产增收发挥了关键作用。温拖村太阳能提水泵站正是典型代表。

然而,经过多年运行,前期建成的不少太阳能提水泵站出现了运行问题,暴露出设备损坏、运行失效、管理不善等问题。

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干热河谷和高半山主要分布在省内岷江、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四大流域”,区域内水资源、光热资源丰富,但河谷深切、山高水低,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探路继续进行。

在迤沙拉村,去年上半年建成投用的太阳能提水泵站,正是四川新一轮探索的成功实践。这段“引水上山”的旅程,采用太阳能光储泵站提水,设计扬程高达1050米,引水管道翻越1200米的陡坡段,最陡坡度达56度,突破小流量高扬程大功率光储技术瓶颈,建设难度极大。

“总结起来,迤沙拉太阳能提水泵站可以归结为以光发电、提水上山、以水兴产、以产富民。”四川省农村水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迤沙拉太阳能提水泵站在引水扬程、资金投入、技术难度等方面都可以说是“极端案例”,可为全省其他类似地区推广提供借鉴。

谋划

构建一种新的特色水利体系

为总结和推广迤沙拉光伏电站的成功模式,今年9月底,水利厅在攀枝花市组织召开西部民族地区光电水产“四结合”特色水利体系建设现场会,谋划和部署下一步推广工作。

在迤沙拉村蔬菜种植基地的一个参观点,仁和区水利局干部给与会者算了一笔账:有了水的保障,村里现在一年可种植两季蔬菜、一季玉米,亩均产值在1.8万元以上,较过去增长约9000元;村民终端用水价约为2元/立方米,亩均水费600元左右,仅占每亩总产值的3.3%。

“用600元水费撬动每亩增收9000元,这项投资很值得。”听了这笔“用水账”,大家纷纷表示这一模式很有特色,值得研究借鉴。

“究竟什么是‘特色’?”会上,水利厅主要负责人向与会者发问。

首先是聚焦西部民族地区。上述负责人解释:“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干热河谷地带,过境水资源总量丰沛,但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大型骨干水利工程缺乏,水资源利用难度大、成本高,季节性、工程性缺水严重。”

其次是光电水产“四结合”。在西部民族地区开展光电水产“四结合”,科学利用区域丰富的光热资源、高低悬殊的地形条件,以光发电、提水上山、提蓄结合,系统解决灌溉水源不足、提水成本过高的难题,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服务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前期,我们在甘孜州等地建设的太阳能提水泵站都是政府出资建设,存在建成后‘一交了之’的情况。”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光电水产“四结合”特色水利体系,要在吸取前期探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谋划、系统实施。

对此,四川正积极谋划在省内西部民族地区涉及的攀枝花市、雅安市、乐山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等6市(州)的30余个县(市、区)推进相关规划建设,支持鼓励这些地区构建光电水产“四结合”特色水利体系。

推广

在实施过程中抓好四个关键

根据前期调查规划,省内西部民族地区具备建设太阳能提水泵站条件的点位多达436处、覆盖335个村,总投资近30亿元。此外,全省电力提灌总装机近80万千瓦,电费高、运行成本高的问题突出,其中不少泵站可采取“四结合”的模式进行升级改造。

如何推动光电水产“四结合”模式在更多地区开花结果?“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抓好项目规划至关重要。

在项目规划上,要坚持产水配套、产水相融的发展模式,优先选择农业产业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用水需求多、供水成本低,光热资源充足、水源稳定可靠的点位推进光电水产“四结合”特色水利体系建设项目。

同时,资金投入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过去,省内的太阳能提水泵站几乎全部是依靠政府出资建设,然而随着运行过程中的管理不善和损毁等情况,效益发挥受限。“农业灌溉和农村供水有较强的基础性公益性,因此政府投资仍然重要。但水利工程同样有市场性经营性,考虑到后续维护成本,有必要引进市场机制。”四川省农村水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工程建设上,水利厅要求各地要同步规划、同步推进,积极推广“光伏储能+管道输水”等新技术,从源头、龙头到田头、户头,同步解决好群众用水“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在管护运行方面,要探索运行维护与供水服务一体化、专业化,构建‘以经补农+水费收缴+群众投劳+企业运行’的水利工程良性运行长效机制。”上述四川省农村水利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抓好上述四个关键的同时,国内光伏产业和储能技术的发展,也为光电水产“四结合”模式的推广带来利好。据了解,相比前些年,如今太阳能提水泵站提水功率建设成本已由之前的3.5万元/千瓦,下降到现在的约2万元/千瓦,可大幅减少政府出资压力,吸引社会力量投资。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