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2024天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年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06 09:23:17

四川在线记者 张斌

12月5日,由四川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2024天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年会在成都举行。聚焦“科技赋能文化,技术催生未来”主题,本届大会深入探讨科技赋能文化新质生产力、催生文化新业态的新应用与新实践,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本次活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联盟发布的《2023年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备受关注。报告显示,2023年,四川省凭借文化和经济优势,在综合发展指数以及产业生产力、影响力和驱动力三个分指数方面均进入全国前十名。2023年四川各市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呈梯队状分布,成都市依然以绝对优势处于第一梯队,处于平均线以上的第二梯队有11家,其余9家处于第三梯队。“从区域布局来看,‘成都一极引领、东部聚集发展、辐射带动西部’的文化产业空间格局持续稳定。”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解读道。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是形成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机制,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之一。据介绍,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发展,诞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成果,催生了众多应用场景,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为掌握发展现状、分析技术优势、促进交流互鉴、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全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形成的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行梳理凝练,形成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技术及应用场景汇编》。汇编册包含30个创新技术及应用场景,其中虚实融合类应用场景8个;多维视听体验类应用场景12个;商业模式革新类应用场景5个;数字技术跨界融合类应用场景5个。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聚焦企业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技术及应用场景的最新案例,天府融媒(四川)科技有限公司、力方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两家文化企业还受邀展示。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少峰,以及火山引擎、四川省文化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还围绕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享交流。

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助力文博行业深度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主旨演讲中,刘玉珠以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等文博场馆的数字化应用为例,介绍了科技、文化、经济三者有机结合的生动实践。“基于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跨越地域、跨越文化差异方面的独特优势,持续加大数字技术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深度应用和全面推广。”

陈少峰则聚焦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探讨了科技驱动文化产业的最新场景。“要把文创和科创变成‘融创’,融创就是新的一种体验,以AI为主,以前讲沉浸式,现在进入到交互式。”陈少峰提到,要实现融创发展,就要做到技术和内容的双重提升,“这两点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火山引擎、四川省文化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则围绕“人工智能与文化领域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四川文化数字化发展”等一些具体实践,进行了分享交流,也与在场嘉宾探讨了未来数字赋能文化的更多应用。尤其是在科技如何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展现新场景,提供新体验,激活文化产业的无限可能。

当天,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联盟数字文化专委会正式成立。同时,文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沙龙、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投融资沙龙和文化产业园区行业交流沙龙也在不同会场进行。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