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尹梦奇
2月16日,又将有一批小龙虾从宜宾市兴文县五星镇的虾田里捕捞上岸,空运至南京、宁波、上海等城市。如今,距离计划发货时间仅有不到4天,具体的发货地、发货量仍未确定,但何桥却并不着急。
实际上,这位宜宾来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来运农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空运发往省外地区的订单,大多是当天接单、当天发货、当天送达。“即使上午才接单,我们也可以保证当天晚上,鲜虾就能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海鲜市场。”他说。
川南地区是全国小龙虾最早上市的产区。每年春节过后,是川南早虾集中大量上市的季节。其中在宜宾市兴文县,更是有超过90%的早虾都将通过空运销往全国各地。那么,川南早虾这位市场“新贵”坐飞机发货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空运成本比陆运还要低
其实,对于来运农业这样的小龙虾养殖企业而言,想要让鲜虾坐上飞机发往全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上哪里去找飞机?
来运农业养殖的小龙虾主要由四川省川虾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虾农业”)负责销售。川虾农业直营虾田共计5200亩,每年上市高峰期,日均起虾量为10至15吨,其中超过90%,都将搭乘飞机发往外省。如何协调如此规模的鲜虾空运需求,成为一个难题。
去年3月,宜宾市早虾产业联合会和宜宾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宜宾小龙虾航空运输服务协议》,在开辟货运航线、拓展陆运和终端配送服务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
“现在只要我们有货要发,就可以联系机场协调飞机航班,协助我们空运快速发货。”何桥回忆说,去年4月,公司在上午11点接到一个发往宁波的急单,经与机场协调后,当天下午4点左右,飞机带着1500斤小龙虾从五粮液机场起飞,并于当晚抵达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随后客商直接就在机场提货,运往当地的海鲜市场。
川南早虾坐飞机卖全国的底气,还来自对物流运输成本把控。目前,宜宾本地订单的陆运费用为25公斤40元,这个物流成本已经不算高。
“我们空运的物流成本还要更低!”川虾农业公司董事长、宜宾市早虾产业联合会会长高强表示。川虾农业已经与机场签订协议,将空运费用从每公斤2.2元进一步降至1.4元。相比于宜宾本地订单的陆运费用,空运每公斤还便宜了0.2元。
“随着业务的持续发展,五粮液机场的货运量和航线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宜宾早虾出川的所有需求。”高强透露,今年宜宾市早虾产业联合会还计划与重庆机场方联系,争取达成相关合作。
兴文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兴文早虾今年还新开了新疆专线,目前所有线路都能实现鲜虾24小时内送达。未来,还计划加强与潜江市潜联物流有限公司的物流合作,开启货运通道,配套落地服务及线下销售。
大产量和高品质做支撑
过网、分拣、称重、装箱。2月11日,兴文县五星镇,4名工人仅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从五星镇的虾田里起出1200斤小龙虾。“今天的起虾量并不算大,再过半个月,这个数字估计还要翻倍。”何桥对基地早虾的产量充满信心。
从五星镇虾田里捕捞而起的小龙虾,就地进行初步分拣后,被分为了大虾中虾和虾苗。其中,被分拣出来的虾苗部分会卖给周边其他养殖基地,而更多的将会被投放回虾田,继续培育。
要实现养大虾、多产虾,种苗繁育是关键。这些放回继续培育的虾苗,将会给成品虾的产量带来重要影响。“我们的虾苗已经实现了自繁自育。经过前期专业人员的精细化管理和培育,目前在田的虾苗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0%。”何桥说,这对提高今年成品虾的产量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与此同时,在兴文县共乐镇,川南小龙虾集散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面对高峰期日均上万斤的起虾量,集散中心内计划投用的两台选虾机将大大提高分拣效率。这是因为,一台选虾机每小时可以完成1000斤小龙虾的分拣工作。而相比之下,一位熟练选虾工的分拣速度也仅为每小时200斤。
选虾机的投用,不仅将解决快速分拣的问题,同时也将加强早虾的品控。对此,高强举了一个例子:9钱和1两的“炮头虾”在价格方面,每斤相差50元,但人工分拣时却很难区别出二者在重量方面的细微差别。现在,选虾机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样一来,外地客商收到的宜宾早虾,都是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进行分拣的,将有助于打响宜宾早虾的品牌影响力。”他说。
此外,集散中心还将联网公布全国主要水产市场小龙虾的实时价格,并建立宜宾本地小龙虾的价格发布机制。另外,川虾农业过去主要在2至5月集中上市小龙虾,随着集散中心建成,公司也计划逐步实现全年收虾。
【记者手记】
谈起“川南早虾”在全国小龙虾市场上建立起的竞争优势,我们的关注点首先都会落脚在一个“早”字。确实,川南早虾的竞争优势源于“早”字,但却不止于此。
如果说,巧打错峰上市牌,帮助川南早虾在全国小龙虾市场确立起了先发优势。那么,以宜宾为例,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跨界合作,所建立起的物流运输优势,则给了川南早虾“坐飞机发货全国”的底气,以及持续抢滩全国市场的动力。
透过川南早虾“坐飞机发货全国”的这个案例,我们看到,要让更多“四川造”生鲜农产品走向全国,抓准上市时机、物流运输保障,缺一不可。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