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王若晔
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素有“千河之省”之称的四川,分布有大小河流约1400条,水资源丰富,年均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二,年均地下水资源量居全国第三。
为进一步摸清水资源“家底”,去年8月,四川首次启动全省水资源基础调查,明确将在三年时间里,全面掌握全省水资源空间分布、数量、质量和动态变化等状况。
那么,这份水资源“家底”该如何摸清?
液态水+固态水,水资源全面“体检”
相较此前,此次水资源基础调查有何不同?
“此前调查更聚焦满足开发利用需要,主要是水资源新补给量。”水资源调查技术支撑单位省修复防治院水资源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查将进一步摸清四川水资源“家底”,更全面地调查地表水、地下水等所有水体,不仅是新补给量,还有储存量。不仅如此,还将调查冰川等固态水资源,摸清冰川分布与面积、冰川厚度与储存量、冰川水质量等。
成都是此次水资源基础调查最先探索试点的地方。调查启动工作第一步,就是从各个部门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随后开启水域空间、水储存量、水资源量、水资源质量等调查。
“通过摸清地表水体的空间分布,根据水域空间调查成果,建立相关数学模型,计算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水储存量,形成地表液态水储存量数据库及成果报告,并按照需要对部分水体开展实地调查。”成都水资源调查技术单位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助理工程师邓浩东介绍。
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兴隆湖,就是需要实地调查的湖泊。在规定的调查时间,调查队伍带着无人船等设备,开展水下地形测量。
“无人船主要用来收集湖底地形,以此建立相关模型,最终算出水资源储存量。”邓浩东说,测量过程中也有“烦恼”,因为湖面水草多,很容易缠住无人船螺旋桨。
根据以往资料,成都常年积雪的西岭雪山,此次水资源基础调查也将利用遥感、模型、算法等手段,获取计算其面积、厚度、储量等信息,并实地采集水样,调查水质状况。
水资源调查评价,复杂的系统工程
早上7点过,成都地下水资源调查项目负责人、四川益新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师王建明和同事,朝着一处水井出发。
相较于地表水资源,调查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水资源颇具挑战,二者的调查原理、技术方法和实施路径大不相同。“地下水不像地表水能直接测量,我们一般是通过地下水统测来调查。通俗地说,就是调查现有水井和泉眼,来‘管窥’一个区域的地下水。”王建明说。
根据前期测算,此次地下水资源基础调查,成都要完成500多处水井或泉眼的实地调查。找点、跑点、测井,将近1个月的时间,调查队员的日常就是在不同水井和泉眼奔走。
“现场主要测量水井的水位埋深、高程以及水质,补充调查水文地质,结合收集的材料,以及地形、地貌、岩性、植被等进行综合分析,画出每个水井的剖面图,分析补径排机理,将区域内各个井的水位‘连点成线’,可以描绘出区域内地下水水位线等。”王建明说。
基于水资源基础调查技术要求高等情况,调查工作开启以来,四川先后印发水域空间调查、地表液态水储存量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等相关技术指南细则,为水资源基础调查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现场调查测水位水质只是“冰山一角”,水资源调查评价是一项复杂工程。接下来,还需要查明含水层分布与结构、地下水系统边界、地下水资源评价参数等,掌握地下水流场形态与变化,评价形成降水量及降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量等数据。
“简单说,就像给某个区域的地下水做‘X光’,综合考虑地表蒸发量、降雨量、径流量、地下含水层空间分布、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下水流场形态与变化等多项参数,才能进一步得到地下水储存量、资源量等数据。”王建明介绍。
专题调查,支撑自然资源管理
在各类水体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四川还选择有代表性、重要水域开展重点调查,包括四川黄河流域水文生态响应研究专题、雪域贡嘎冰川综合调查评价专题和典型地区水资源与城市韧性专题调查评价等。
以贡嘎冰川为例,贡嘎山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对气候变化更敏感,近年来冰川持续退缩与减薄。
在此背景下,雪域贡嘎冰川综合调查评价,将基于雪域贡嘎冰川调查成果,利用已建冰川监测点,对雪域贡嘎冰川动态变化进行系统观测和实时监测,以此掌握冰川消融规律,分析山区冰湖和冰川的时空变化与分布特征,评估冰湖和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提出贡嘎冰川生态保护修复建议。
“我们通过遥感解译、探地雷达、冰川水样采集检测等方法,获取冰川分布、面积、厚度、质量。目前,已进行了冰川面积统计、典型冰川厚度测量,初步完成冰川储存量计算模型构建。”省修复防治院水资源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水资源基础调查内容丰富、技术手段多样、应用领域广泛,其成果将为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提供重要水资源基础信息,这就意味着必须持续提升其技术水平。
今年1月,《四川省典型地区水资源调查关键技术研究》部省合作项目启动,将围绕试点流域地表—地下水资源耦合智能模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互馈关系、水资源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体系等展开深入研究。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