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首届蜀道生态文学奖颁出,阿来:回到历史现场,重新挖掘蜀道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5-02-17 18:15:18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近日,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古城迎来了一场文学盛宴——首届蜀道生态文学奖颁奖仪式在此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不仅为蜀道生态文学奖主奖获得者颁奖,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蜀道生态文学讲座,为蜀道文化在文学领域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蜀道生态文学奖由广元市委宣传部、广元市作家协会、星星诗刊杂志社和昭化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自2024年4月23日征稿启事发布以来,共收到海内外1106件投稿。这些作品紧扣蜀道与生态主题,体裁丰富多样,涵盖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经过资格审核,326件作品进入初评阶段。评选过程中,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最终,习习《野云飞渡》(散文)、田勇《蜀道十二辞:时间的佐证》(组诗)荣获主奖,肖永乐《蜀道葭萌的回声》(诗歌)、卢琼《蜀道回声》(剧本)等8件作品获入围奖。

获奖作者们分享了创作感悟。习习表示在创作《野云飞渡》时借鉴卡尔维诺的文学及哲学寓意,深刻领悟了蜀道的历史与文化意义;肖永乐则因对蜀道历史的研究、对昭化古城保护的参与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创作了《蜀道葭萌的回声》,并表示今后会继续扎根蜀道、深耕文化。

颁奖仪式后,阿来以《大蜀道文化传承及文学创作路径》为主题开讲。一直以来,阿来都是生态书写的先行者,通过行走与书写传递环保理念,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他认为,历史是一条道路,地理空间包含生态问题,而生态包含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他强调文化生态中,应促进雅正审美、历史感、人心向善和社会向好的发展,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结合才是理想社会。

讲座上,阿来以严武写给杜甫的《巴岭答杜二见忆》一诗为例,解读其中“赤叶枫”“黄花菊”所体现的生态环境和季节特征,以及托物寄意的情感表达,指出这也是自然生态的诗歌呈现。谈及生态文学创作,阿来表示作家应从关注人文、历史转向关注自然、环境与生态,但生态书写有难度,需要深入生活,具备科学认识。他还纠正了人们对蜀道的刻板印象,认为李白《蜀道难》是对仕途的隐喻,不能概括蜀道全貌,杜甫的《五盘》则展现了蜀道沿途的美好风光与和谐生态。

阿来通过蜀道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丰富,呼吁广大作家应重视文化生态书写,回到历史现场,用现代科学和人类智慧去认识和挖掘蜀道的价值。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