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暖新闻丨“失散29年的三妹回来了!”一封信带来的团圆

发布时间:2025-02-21 15:26:44

李俊杰 魏文明 四川在线记者 李丹

“29年了,失散的三妹终于回来了。”2月20日,通江县至诚镇药洪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60多岁的赵明金摩挲着手中泛黄的信封,这封邮资仅1.2元的邮政平信,承载的是29载的离愁,揭开了一个动人的团圆故事。

寒冬里的一封“死信”

1月24日清晨,大巴山飘着雪花。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通江县分公司药铺邮政所,邮递员谢洁开始整理当天的邮件。一封来自山东聊城的平信让她犯了难——信封上收信地址是“四川省通江县药铺乡药洪村”,而药铺与药洪本是两个行政单位,之前行政区划调整后,原药铺乡已并入毛浴镇,原药洪村并入至诚镇。信封上,除了收、寄信地址和收信人名字外,再无其他联系方式。

“收件人赵玉香?”谢洁在系统内查询收信人,但系统显示查无此人。按照《邮政普遍服务标准》,这类地址重复、信息缺失的“死信”可作退回处理,但谢洁决定再找找收件人,“这些地址模糊的信件,往往承载着收寄双方最珍贵的情感托付。”

同一时间,1200公里外的山东省聊城市,寄件人赵明福家里年味浓厚,一家人正张罗着置办年货。但赵明福的脸上却难掩一丝失落——1996年的一个夏夜,30岁的赵明福离家出走,29年来漂泊异乡。29年时光变迁,她只依稀记得家乡在四川通江一个药字开头的小镇上,但具体是哪个乡镇,她的记忆早已模糊。

今年春节前,赵明福满怀希望又寄出一封信,“这些年我到处打听,也给哥哥写过信,但由于地址不对,都被退回来了。寄出这封信,我也知道家人能收到的可能性不大,但我还是要试一试,万一呢?”

“绿衣使者”追出希望

赵明福是幸运的。谢洁没有放弃寻找这封“死信”的收信人。

“张叔,我打听一个人,这附近有没有叫赵玉香的。”收到信当天,谢洁便在药铺村附近,一边忙着揽投一边四处走访打听,但没有人知道“赵玉香”这个人。

接下来几天,谢洁开着邮车冒着严寒,一趟又一趟去现已并入至诚镇的药洪村,但也没有找到关于“赵玉香”的任何信息。

谢洁没有放弃。除了在揽投邮件时继续打听,她又在微信群、QQ群留言,打听“赵玉香”这个人。

今年除夕前一天,事情迎来了转机。

“赵玉香?是不是赵明金的妹妹哟?他妹妹好像叫这个名字。”一位村民在邮政村社群里的这句话,让谢洁看到了希望。她迅速和这位村民联系,在他的帮忙下,谢洁联系上了赵明金。

“赵玉香是我妹妹。山东?我们家没有在山东的亲戚朋友啊!”电话那头,赵明金也是一头雾水。

当晚,谢洁骑着电瓶车将这封信送到了赵明金手中。疑惑中,赵明金拆开了这封信。

“哥,我在山东安家了。”信件的开头,让赵明金攥着信纸的手猛然一缩。再一看写信人的名字:赵明福。60多岁的赵明金泪水夺眶而出,哽咽道,“赵明福是我妹妹!是我失散几十年的三妹啊!”

邮路尽头是故乡

信件里,赵明福诉说了自己当初离家出走29年来的艰辛。她离开家乡后,到处流浪,在河北打工,最终在山东安顿下来,有了家庭和孩子。

“自从妹妹离家出走后,每年过年,家里的年夜饭桌上都会摆上她的碗筷,我们都盼望她有一天能回家。”赵明金说,29年间,赵家四兄妹的寻亲足迹遍布多个省市:在大街小巷张贴告示、到公安局抽血匹配、上网发布寻亲信息……但赵明福的消息却始终石沉大海,他们以为妹妹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

赵明福在信里还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赵明金第一时间拨通了妹妹的电话,“三妹,我是你哥哥赵明金。我们收到信了……”当听到哥哥的声音后,电话那头,赵明福哭得撕心裂肺。

“爹、娘,女儿回来了!”2月1日中午,通江县至诚镇药洪村,从山东回来的赵明福跪在父母坟前哭成了泪人。赵明金家中的团圆饭桌上,属于妹妹赵明福的那一副碗筷终于等来了主人。

当赵家兄妹围着热腾腾的饭菜举杯庆祝团圆时,邮递员谢洁驾驶着邮车,装载着邮件穿行在村道上,那些和她一样的绿色信使,也穿梭在城市和乡村续写着“家书抵万金”的当代故事。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