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刘珩 华小峰
2月27日,《四川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政策吹风会上,应急管理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周德智对企业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措施进行了介绍。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限空间涉及面很广,潜在作业风险很多。”周德智进一步解释,在设计上,有限空间没有按照固定工作场所考虑采光、照明、通风等要求,所以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这些危险有害因素都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尤其在某些环境下,某些风险可能共存,并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让人防不胜防。
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企业应当如何做呢?周德智总结为四点。
落实安全责任。企业要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与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相适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全面负责,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不能当“甩手掌柜”。从业人员要履行岗位安全责任,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强化基础管理。企业要按规定组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尤其对有限空间作业审批人、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等“五类人员”进行重点培训。要按规定开展风险辨识、分级管控、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安全设施设备。要加强发包、承包管理,万不可“一包了之”,不闻不问。
加强现场管控。企业必须严格遵循“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内部作业外部监护、动态监测”的有限空间作业原则,抓好作业前、中、后“三个环节”。
科学应急处置。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后,企业应该立即停止作业,按照应急预案或者现场处置方案,组织科学施救。若现场不具备自主救援条件,一定要及时拨打“119”“120”电话,借助专业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决不能盲目处置、强行施救,避免造成更严重后果。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