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2月24日至3月2日是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近日,一场关注带状疱疹的科普活动在成都开展,邀请专家、医生等探讨带状疱疹的预防、治疗等,呼吁社会加大对带状疱疹的关注。
带状疱疹年发600万例,50岁以上高危人群需早防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据了解,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我国每年的带状疱疹病例数超过600万例。50 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慢性病人群也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6%—41%。一旦发生感染,有可能导致原有慢性病加重,出现临床不良健康结局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带状疱疹,因为这是一个具有普遍人群易感性的疾病。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朱艳灵表示,带状疱疹在皮肤科是一种最痛、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年龄越大、越容易被带状疱疹“盯上”。带状疱疹患者最难熬的是神经痛,这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就带状疱疹而言,防比治更重要。目前,较为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接种疫苗,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适度锻炼、调节情绪等健康习惯。如果已经患病,千万别硬扛,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越能有效避免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家庭医生构起防护网,中老年人需增加接种意识
发挥社区卫生中心作用,也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途径。在成都,社区基层发挥了“第一道防线”作用,社区网格员、家庭医生团队构成“动态健康雷达”,通过日常走访、健康档案更新,捕捉疾病早期风险。
成都市武侯区簇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梅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为社区里70%的中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匹配了相应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实就是大家的“健康管家”,不光看病配药,平时就盯着居民的血压血糖,换季前提醒打疫苗,发现感染风险马上预警。还专门培训全科医生来开“疫苗处方”,这样老人可能来看个感冒的工夫,就能把流感、带状疱疹等疫苗都预约上,不用再跑其他科室折腾。此外,还建立微信群做健康提醒,定期组织线下科普知识讲座和健康体验等,让大多数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很好的服务。
杨梅还表示,疫苗是特异性预防疾病、主动健康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希望中老年人要增强疫苗接种预防疾病意识,主动到家门口的社区做好健康咨询,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