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王若晔
2月27日,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省地调院)2025年工作会举行。作为地质“最强大脑”,持续提升总体科研能力,全力打造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策源地。
聚焦这一目标,新的一年,省地调院如何行动?
做强主业:持续完善找矿AI,构建地质找矿科技优势
作为矿业行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AI(人工智能)找矿方兴未艾。AI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帮助提升矿产勘查能力。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省地调院在国内首次提出AI找矿技术体系,并纳入全省第二批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
“靠原创的数据管理分析平台和算法,我们的技术体系将找矿预测迭代周期,由传统人工模式的3个月缩短至分钟级,且显著提升找矿预测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大幅减少勘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既可助力已有矿山增储扩产,还能提供新的找矿空白区域。”省地调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聚焦找矿主业,2025年,省地调院将持续优化完善AI找矿平台,围绕金、铜、稀土等24个主攻矿种,为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部署提供完整准确的数据支撑和全面领先的技术服务。
此外,在巩固提升、融合应用传统地质找矿技术手段基础上,努力推进航空地球物理勘查、多光谱遥感等新技术、新方法,在区块优选、矿山深边部勘查等领域应用,着力形成全院地质找矿的科技竞争力。
创新机制:加大青年人才培养
“自组建以来,我们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会上公布了省地调院成立3年来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
省地调院素来将科技创新视为“强院之本”,全力打造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策源地,新的一年,省地调院从创新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和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三方面,创新机制深化科研工作。
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去年初,省地调院建立了地球科学创新人才计划,通过设置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加大对青年骨干的传帮带和培养力度。
在此基础上,今年省地调院将通过从基层一线选拔、从外部引进成熟人才、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方面 ,新的一年,省地调院将“两步走”:一方面,以主责主业、支柱产业包括延伸专业重大科学问题、卡脖子技术难题、前沿引领技术为主攻方向,谋划好科研项目开题立项。比如在地灾防治方面,聚焦地质灾害发现难、监测难、预警难等突出问题,开展成灾规律研究、关键技术集成攻关和成果转化运用,为地质灾害源头防治提供更多技术方案。另一方面,在日常生产中注重梳理总结提炼科技创新点,形成在某一领域的技术体系。比如探索生态修复工程监测监管与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持续参与技术规范标准编制,尽快形成生态修复领域核心竞争力。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