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雷倢
3月26日,2025年成都成华经开区“立园满园”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现场揭牌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机器人专委会,发布产学研用合作需求119项、科技成果转化清单51项,签约14个重点产业化项目,总投资额达70亿元,标志着成都机器人产业迈入全链条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记者了解到。本次签约的14个项目覆盖人形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其中,东方水利投资建设的水面特种机器人总部基地,将研发水域巡逻、清淤机器人;国兴智能打造的消防机器人研发中心,聚焦煤矿探测、能源巡检等场景。值得关注的是,千巡科技、北斗伏羲等企业同步签约工业巡检、无人机配送等4大示范场景,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深度应用。
活动现场,成都市机器人产教联合体携30家重点企业发布“机器人+”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应用合作三大类需求119项,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同步推出涵盖智能生产线、自动化检测等领域的51项科技成果转化清单,搭建起校企供需直通平台。为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成华经开区特别聘请电子科大、川大等6家高校科技平台担任“机器人+”成果转化顾问,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在仪式上正式落户成华经开区。该专委会由电子科大、天府绛溪实验室等近50家单位联合发起,将依托成华区机器人产业集聚优势,重点开展技术攻关、场景拓展、人才培养等工作。成华区经科信局负责人表示,专委会将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通道,助力成都机器人产业园年内实现“立园满园”目标。
在项目路演环节,6家企业展示了“机器人+”的创新实践:致能科技推出政务教育场景的智能终端设备,数智云公司“政务小助手”实现证照秒级核验,希曼斯智能的无人驾驶农业机器人集群完成种植到收获的全流程自动化。这些案例通过“场景牵引-技术攻关-产业培育”闭环路径,为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成华经开区管委会透露,园区现已集聚60余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开放应用场景等举措,年内计划培育3-5家“镇园之宝”企业。未来将深化与电子科大机器人研究中心等平台合作,建设西部首个机器人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力争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推动“成华智造”机器人走向全球市场。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