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王培哲
近日,位于宜宾港的宜宾综合保税区展示大厅内,近2000平方米的陈设区域正在加快施工,吊顶的龙骨已经成型,即将进入室内安装阶段。到6月,这里将对外开放,成为宜宾规模最大的跨境电商产品展示中心,兼具线下交易功能。
2022年底,中国(宜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宜宾成为国内第七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23年底,《中国(宜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正式出炉。2024年初,宜宾建立起多部门、多区县共同参与的跨境电商推进体系。
截至目前,建设成效已显。2024年,宜宾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突破40亿元,全市外贸规模保持全省第二。数据之外,宜宾跨境电商产业还“试”出哪些成果?
建展示交易平台
助力跨境电商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还没有装修完,位置已经有人预订了。”3月20日,宜宾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绍松向记者介绍了展示大厅的展陈规划,其中约1500平方米用于商品展示,还有近500平方米用于洽谈交易。此前,宜宾三江新区等地依托跨境电商企业也建立了商品集中展示和销售中心。“但是能够覆盖全品类、集合线下交易功能的展示中心,还是第一个。”王绍松说。
发挥规模和功能优势,宜宾综保区展示中心将成为宜宾跨境电商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助力宜宾跨境电商交易更加均衡、可持续。
记者从宜宾海关了解到,当前宜宾跨境电商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本土优质产品如茶叶、白酒、竹产品等都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但长期以来出口商品多于进口商品,导致跨境电商贸易不均衡,影响了本土跨境电商业务做大做强。
“跨境电商贸易不均衡,意味着从宜宾出发的班列是满载,回程的班列却没有充分利用。”宜宾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宜宾综保区跨境电商展示中心有两大平台优势,一个是依托宜宾港的港口和铁路贸易优势,动态更新海外产品;另一个是汇聚宜宾造出海产品,对外集中展示。
与此同时,宜宾综合保税区正在搭建宜宾首个线上跨境电商产品展示交易平台,目前已经收集了1000余种商品,将与宁波、广州、喀什等综合保税区线上交易平台实现联动,将“宜宾造”产品推介到更多地方。
发挥大学城优势
累计培养近千位行业人才
“提高产品的曝光率和转化率,大家有哪些办法?”3月19日,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经济学院eBay速成班的课堂上,30余位同学围绕电商选品、品类优化展开讨论,这是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第二年开展跨境电商培训课程,授课对象是即将走向职场的大四学生。
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王鹏雁回忆,宜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后,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随即启动跨境电商培训第一批招生,2024年1月就有200余位学生参与培训。“我们还和亚马逊、eBay等平台合作,推出不同类型的定制化课程,小班化教学,同时与企业合作,力争毕业即上岗。”王鹏雁说。
宜宾大学城如今已有1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超10万人。宜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后,如何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成为各高校积极探索的课题。
目前,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成都外国语学院宜宾校区相继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训,累计培养运营、贸易人才1000余人。接下来宜宾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也将开展跨境电商培训,突出差异化教学,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新生力量。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