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曹凘源 郝飞 发自北京
3月27日,一年一度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共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5大板块共128场活动,活动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嘉宾将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深入探讨前沿科技进展和产业发展趋势。
作为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幕当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就迎来了无数与会者参观打卡。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的展览分设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技术、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等多个主题展区,多项科技成果属首次亮相,吸引了不少与会者关注。
从硬件到软件 硬核科技花式出圈
隔着一块“布”,你敢把手放在120度的铁板上摸一下吗?
现场,一位工作人员用滴管将清水滴在一块加热的铁板上,接触瞬间,水滴变成水蒸气消失不见。紧接着,这位工作人员又拿出一块厚度仅0.7毫米的“白布”放在铁板上,让参观者徒手触摸。
“真的不烫,就是有一点热,太神奇了!”见前一位挑战者安然无恙,记者也壮着胆子体验了一番,手接触到白布的时候,有一种触摸暖手宝的感觉,虽然温热,但是并不烫手。
“这就是我们研发生产的叠加态新材料,去年底实现了量产,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服饰、医疗器械、建筑等20多个领域,今天是首次亮相。”北京叠加态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钟飞鹏介绍,叠加态新材料属于一种纳米闭孔新材料,具有较强的隔热性,研究团队攻克了传统纳米闭孔材料“易碎”的缺陷,让这种叠加态新材料兼备透湿、速干和抗菌功能。特别是应用在可穿戴产品时,在同等保温性能的材料里,重量可减少一半以上。
目前,该企业生产规模可以达到日均3万米,但仍然供不应求,随着应用普及,企业计划今年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高温”试验持续进行,相隔不远的展区,一款病理诊断图像处理软件也成为焦点。
“病理科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进行肿瘤的诊断治疗,我们这个软件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辅助诊断,从而大幅提升诊治效率。”北京透彻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虞鸿飞介绍,传统的诊疗方式,需要医务人员通过显微镜对病理切片进行分析诊断,常规情况下需要3至5分钟时间。而这款软件则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病理切片扫描至系统,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精准判断,进而提供治疗意见。
如何实现精准?虞鸿飞告诉记者,软件可以接入医院提供的海量数据库,并划分成三个阈值范围——确定无癌、需要人工诊断、确定有癌,系统会根据切片的数据情况自动匹配阈值范围,如果各项指标处于需要人工诊断的范围,则会发出提示,由医护人员进行再次判断。“我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胃肠活检大规模测试,敏感性接近100%,特异性大于80%,很大程度降低了漏诊、误诊风险。”虞鸿飞表示,企业已经和全国近百家医院建立了合作,目前也正在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接,争取尽快将这项技术应用在四川。
记者注意到,除了新材料和新设备以外,去年已经参展过的量子计算机、AI数字人、中通量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等创新成果也再次登场,成为参观者关注的对象。
精通十八般武艺 人形机器人成最大“人气王”
随着科技的飞速跃进,多种“身份”的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的现场,各式各样的人形机器人也集体亮相,让参会嘉宾感受前沿科技。
走进主会场大门,两台接待机器人“妮娅”正挥动双手,凭借灵动的表情、丰富的肢体动作和流畅的语言沟通能力为与会嘉宾提供咨询解答服务。据北京清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魏宇飞介绍,妮娅的智能得益于生物材料研究、人体解剖学、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情绪识别算法、人脸识别技术及人机交互设计的深度融合。通过在自助搭建平台上的精密训练,妮娅能够敏锐观察用户行为、精准分析需求、快速学习新任务并作出智能决策。
在展示中心,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更是众多创新成果中的“人气王”。
下午3点,随着工作人员按下开关,一场“点球大赛”正式上演。记者看到,围栏隔出的一块空地中,工作人员将足球放置在距离球门不远处,一名仅有一米左右高度的机器球员跑步登场。锁定位置、颠步蓄力、冲刺、射门……或许是角度没找对,足球撞在了门框外侧,这次失利也让现场观众发出叹息。不过机器人很快小跑着调整位置,再次锁定足球后,一脚踢出,这一次,足球不偏不倚正中球门,欢呼声中,这位机器球员举起右手,向观众致意。
“之前你们看到的集体舞蹈演员就是我们的T1机器人,除了跳舞和踢球,他们还可以做更多的事。”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宋安琪介绍,目前这款机器人已经上市,未来将重点应用于科研、比赛活动、文旅互动展演以及机器人机房建设等场景。
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灵宝CASBOT也带来了此前就已经火热出圈的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星期三”。这款机器人身高1米79,体重60公斤,具备52个自由度,算力达到550 TOPS,具备稳定的全身协调控制能力以及可快速学习、可泛化的长时序灵巧操作能力。
展示过程中,“星期三”不仅能够以流利的中英文与各国嘉宾进行互动,还可以进行石头剪刀布的猜拳游戏,并主动判断输赢。“这是一代产品,我们还将不断完善升级,未来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应急救援、商业服务等多种场景。”北京中科慧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公共关系负责人李响说。
记者注意到,除了展示中心和主会场外,新闻中心,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等地都分布了人形机器人担任引导服务工作,据大会工作人员介绍,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将有15家企业近百台代表性的机器人活跃在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多个场景中。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