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田珊
60岁后的人生该是什么样子?是安心享受退休生活,抑或是出发去更多想去的地方……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对扎根四川多年的台胞谢柏园而言,他的心声是:“尽自己的努力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我想做这一件事足矣。如果做好了,我会一生为之骄傲。”
“来四川可以,你得答应我四件事情!”
1990年,谢柏园因父亲身体状况踏上大陆土地,自此便先后在上海和北京发展。初来乍到,一切都显得陌生而充满挑战,但这片广袤的土地也悄然在他心中种下了好奇与探索的种子。
在大陆生活的日子里,他见证了大陆的飞速发展,也感受到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深厚情谊。这种情谊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与大陆紧紧相连,也为他日后投身两岸交流事业埋下了伏笔。
2014年,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的董事长杨丽在艺术交流活动上结识了谢柏园,并诚挚地邀请谢柏园加入浓园共事。
“当时要从北京来到四川,我其实是有所顾虑的,但是当我来到四川深入了解后,我决定要来这里。”谢柏园告诉记者,四川的发展速度与潜力让他刮目相看。此外,谢柏园向给他抛出橄榄枝的老板杨丽提出了四点要求:“让我来四川可以,你得答应我四件事——不要问我上班的时间,我不打卡;不要问我在哪里,我不要固定办公;你要给我钱,支持我做想做的项目;最后,我工作的地方要有零食!”而对此,求才若渴的杨丽当即答应。于是,谢柏园便告别北京来到四川加入了浓园。
“基于自己是台胞的身份和对两岸关系的理解,我向公司董事长建议开展两岸事务,助力四川与台湾的人文交流。”谢柏园说,幸运的是,这一建议得到了积极回应,由此,他正式踏上了两岸文化交流的征程。
“我就扎根四川,把这件事做好就够了!”
2015年,浓园天图教育馆开馆,当年的开馆活动成为川台文化交流的一次盛会,谢柏园邀请了包括众多台湾的大咖名家来到四川,为四川带来了台湾的文化气息,也开启了谢柏园投身两岸文化交流的生涯。
谢柏园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他参与组织的“两岸青年巴蜀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为两岸青年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和才华的平台,让两岸青年在文化创意的碰撞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巴蜀文化周——海峡两岸巴蜀文化交流研讨会”也是谢柏园推动的重要活动之一,两岸专家学者、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巴蜀文化的内涵、传承与发展。
除此之外,谢柏园还尤其注重推动川台两地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往来。身处浓园两岸交流成果展示厅,谢柏园对每一幅照片都如数家珍。“很多台湾来的学生在看到四川的现代化与国际化时,都不禁发出惊叹。我想这一声‘哇’,不仅仅是对建筑的赞美,更是对大陆发展的重新认知。”
谢柏园常说,四川的面积是台湾的14倍之大,能够在四川这片土地上做好事业,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我已经60多岁了,剩下的时间里,我就扎根四川,把这一件事情做好就够了!”
“最大的心愿就是祖国统一,希望能够早日实现!”
“中国有句话叫‘见面三分情’,两岸交流,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其他方面,都需要人与人当面交流,通过这种温度感官,将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这是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基础。”在谢柏园看来,文化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沟通桥梁。通过文化交流,能够让两岸同胞找到共同的文化根脉,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归属感。同时,文化交流也能够促进两岸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一直以来,从年轻人到老一辈台胞,谢柏园致力于推动各年龄段的台湾同胞与大陆进行全面交流。“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祖国统一,希望能够早日实现。”采访的最后,谢柏园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心愿,也表示,未来他将持续不断地推动川台两地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与台湾之间架起一座坚固的交流之桥,让两岸同胞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凝聚共识。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