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唐泽文
5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百度的一项动物语言转换专利,涉及大模型及多模态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其能通过识别动物声音、表情、动作等多模态数据,将动物语言转换为人类语言。
这不仅增强了人类对动物行为和情感状态的综合理解能力,同时也给人类与动物深层次交流带来可能性。
换言之,这意味着你家的“喵星人”“汪星人”的“喵喵喵”“汪汪汪”,你可能真的能听懂了。
百度相关负责人告诉四川在线记者,发明这项专利的初衷来自一条2023年猎犬把孩子咬伤的新闻——当时大人为了保护孩子,结果也被撕咬。“如果能明白动物的语言,提前预防就好了。”他说。
由此,他想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通过大模型技术习得动物的情绪和情感,掌握动物的行为习惯;通过设备采集多模态数据,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做一个预训练模型,最终达到提前了解到动物情绪状态的目的。
长期以来,人类在与动物交流的研究上不断探索,涵盖行为观察、声音分析、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其目的就是深入理解动物的沟通方式,建立更有效的跨物种交流途径,也就是常说的和动物“对话”。
据介绍,百度这项专利的创新之处在于,多模态数据的综合运用与深度分析,突破了单一数据源的局限,从多个维度观察动物,大幅提升了情感识别的准确性。
同时,将情感识别与语言翻译相结合,最终完成跨物种“对话”的新模式。
该负责人还大胆预测,动物语言转换或许将在未来成为智能终端的“标配能力”。
这一技术也可能会进一步延伸至动物保护和研究领域,以及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
比如,在宠物护理方面,该技术能帮助主人更好地理解宠物的情感需求;在动物保护和研究领域,可成为研究人员深入分析动物行为的有力工具,推动珍稀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在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有助于优化动物管理和保护策略。
记者手记
AI还将带来什么?
这几天,AI探索出的能引发大家剧烈“情绪震动”的新变化还不止于此。
5月6日,苹果服务部门负责人埃迪?库伊给出了一个惊人预判:由于AI技术发展迅猛,iPhone可能在未来十年内被淘汰!
他的判断逻辑是——AI进化速度惊人,再结合可穿戴设备功能不断成熟,这样发展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传统智能手机被具备AI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取代。
手机和电脑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IT设备。手机变化这么大,那么电脑呢?
5月8日,IT领域的另一个重磅消息是,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
在深圳举办的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华为终端BG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朱懂东展示了鸿蒙电脑。它的一大特点是,实现了AI能力与底层硬件、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深度融合,让鸿蒙电脑“生而智能”。
“生而智能”的背后,是上万名工程师,联合20多家研究所,积累产出超2700项核心专利的支撑。今后,在AI能力的支持下,配合相关应用,搞定一个满意的PPT,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时间轴往回滚5年,我真的不敢想象人和机器对话、人和动物对话居然能在今天就离我们这么近。
AI还将为我们带来什么?拭目以待。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