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全国助残日调查:顽疾+新结,盲道乱象何时休?

发布时间:2025-05-20 16:29:46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但在道路上,盲道紧紧贴着公交站台,甚至被垃圾桶、街边商贩占道;商场门口的石墩挡住去路等现象依然存在。今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记者走上街头实地探访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发现盲道设置仍有不合理之处,共享单车占盲道等问题仍然突出。

盲道设置能否听听视障人士的想法?

今年4月,一名中年女子在成都市新都区街头撬下盲道上的不锈钢条用于售卖的事件引发社会讨论。有网友疑惑,“我们身边的盲道,究竟能否帮助到视障群体?”

据了解,四川共有视障人士约35万人。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大力建设盲道,方便盲人出行。可令人尴尬的是,盲道上看不到盲人,这已成普遍印象。盲人去哪了?盲道还有没有必要建设?

“小区没有盲道,我一个人出门很不方便。”5月1日,在成都市锦江区一小区楼下,记者见到了手拿盲杖的视障人士张敏。张敏很少一个人出门,平时上下班都需要家人接送。在她看来,身边的盲道设计有诸多问题,“有些盲道砖上的凸起不符合要求,走上去几乎感觉不到;有的盲道是不锈钢材质的,平时还好,一下雨会打滑;还有的盲道是断头路,跟着它走反而危险。”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成都一些背街小巷、人流量大的街区周边,人行道、盲道被占用的现象很普遍:一些路段人行道上车来车往,盲道上充斥着各种障碍物;一些盲道建设得并非直来直去,而是“曲径通幽”;有些部门更是将配电箱、电线杆、垃圾桶等直接建设在盲道上。这些问题都让盲道成了“摆设”。

和张敏一样,许多盲人不敢单独出门,也几乎不使用盲道。视障人士刘烨菡伦已经习惯了独自出行,她告诉记者一个正常人很难发现的情况:人行道上的盲道并不是最需要的。

“走在人行道上,我们往往会紧挨着一边走,一方面是我们通过盲杖敲击也能找到安全路线,另一方面是盲道确实有很多‘坑’,我之前就跟着盲道磕过腿、碰过头、撞过墙,还摔过不少跟头。”刘烨菡伦说,相比人行横道,越开阔的环境,往往越需要盲道指引,“比如过马路时,很多路口没有提示音,没有盲道,我们很容易失去方向,这却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

“目前来看,我国的盲道乃至无障碍设施建设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问题。”四川省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会长熊红霞告诉记者,现实中,盲道管理链条长,涉及规划、设计、施工、日常维护、监管等环节,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盲道不能正常使用。很多盲道在铺设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实际使用的情形,有的盲道时间长了颜色暗淡,有的磨损严重,这些都无法让盲道正常发挥作用,“管理主体多,不同区域的盲道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占用盲道等行为缺乏明确的处罚规定和标准,监管力度跟不上。”

共享单车“入侵”盲道 需多方合力解决

“成都市特教学校门口,一排共享单车整整齐齐占着盲道,上学的孩子根本没法正常使用。”不久前,视障孩子家长洪燕给记者发来一条消息,她告诉记者,近期收到了众多视障儿童家长的反馈,反映共享单车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存在严重占用盲道的问题。

记者走访发现,在人行道上,尤其是地铁口、公交站等交通枢纽旁的人行道上,共享单车占用盲道的情况非常严重。在地铁二号线牛市口地铁站D口,人行道停满了电瓶车、共享单车等。此处是地铁换乘BRT的必经之路,还有商场,人流量大,不少换乘地铁的市民将共享单车随意停在人行道,压住盲道就离开了。

洪燕曾目睹一位共享单车骑行者把车停放在盲道上,“我当时提出请他停在盲道旁边,但他却说自己赶时间,没有盲人从这里路过。”

“在日常巡查时,现场发现问题会及时解决,但无法顾及辖区内的所有盲道,而侵占盲道的行为多是即时性的,巡查人员前脚刚走,后脚就有车停过来。”成都市锦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建议共享单车运营方重新规划‘推荐停放点’,并在地铁站、商业街区、住宅区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增设停放点,引导有序停放。”洪燕表示,现在城市中大部分推荐停放区域刚好紧挨着盲道,导致很多用户在停放时不知不觉占了盲道,需要管理部门加以引导,提高广大市民不占用盲道的无障碍理念。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