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华如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源,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目光可以到达,目光不能到达的地方,心翅可以到达。
福建,华夏钟灵毓秀之地,处东南海防之险,聚八闽江山之秀,时刻诱惑着天下的审美取向。四月中旬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踏歌而行,直抵闽北,暮春的姹紫嫣红扑面而来,在飞奔的车上骋目游怀,福建的绝代风华千姿百态,既惊艳了我们的视野,也温柔了我们的旅程。
下榻的第一站就是心驰神往的武夷山。武夷山的声名如雷贯耳,她以盛产皇家贡茶,在海内外扬名立万。武夷山镇与我的想像大相径庭,远比臆断中的小镇大得多,也美得多。雨后的山镇,显得格外清新明丽。宽敞的街道,绿树成荫;花木并茂的绿化带,生机盎然;街道两旁的建筑,一律的仿古风格,一幢幢飞檐翘角,星门雕花,窗棂镂空,既彰显宋、明时代的风韵,又不乏现代美学的精神。徜徉于大街小巷中,仿佛时光倒流,意识忽然进入了时光的隧道而不能自拔。山镇古朴中蕴含现代表情,入晚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街边的商铺鳞次栉比,家家店店经营的商品基本是茶叶和茶具。武夷山茶叶的品种琳琅满目,主要分为岩茶和红茶两大类,其中岩茶以大红袍、肉桂、水仙、名枞为代表,红茶则以正山小种和金骏眉最为著名。所谓的贡茶,其实整个武夷山区总共才两株,就是在最好的年成也不到一公斤,当然这街道上是无迹可求的。山镇的各个角落,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茶叶的香味,片片绿叶的色香牵动了每个游客的味蕾。
层峦叠嶂的群山,特立独行成东南沿海的画屏。清风徐来,行走在白云绿烟中,油光流翠的嫩叶漫山遍野,在午后的阳光下,闪耀着绿色的精魂。采茶姑娘的红酥手,玲珑剔透地翻云擘雾,当她们满面春风时,片片新叶已香消玉殒,这翠叶红颜的乳水交融,装点出锦绣山河的诗情画意,定格了飘忽不定的明眸;而路边的柳丝和蔷薇暗吐柔情,似牵衣待话的处子,绾住了纷至沓来的脚步。
广为流传的两棵贡茶树下,早已是人头攒动。游客接踵而至无不在此驻足、打卡、留影、小憩,人气爆棚。两棵贡树早已被传为神树,长在悬崖峭壁上已有好几百年,抬头一望显得枝瘦叶稀并不显眼,据说每年仅产茶叶区区几百两,古代专供皇帝独享,虽然其貌不扬却声名远播,八方来客都想到此一睹为快。这就是物以稀为贵的魔力!人们从众的心理概莫能外。
惠风和畅,绿树成荫,此地正好风餐饮露。在幽雅的茶亭里品茗,实在是种清欢。沏一壶上好的新茶,我们围桌慢饮,谈笑风生,以清凉心看待浮世喧啸,在绿色中沉淀从容,化执着的烦恼为随意的甘霖,从轻涩的回甘中领悟人生的奥秘,此时只觉得天高云淡,心境明净。
刚从树上摘下的茶叶,有的鹅黄,有的嫩绿,有的浅翠,在青鬓红颐的茶姑手中,一经高山流水的沏泡,当倒入玉瓷一样的杯中时,汤色碧翠,清香扑鼻,慢慢一泯,入口弥香,只觉得沁人心脾,旅途的疲倦,人生的烦恼,此刻仿佛都已消遁融化。
人生如白驹过隙,大多来来往往,匆匆忙忙。有的生如夏花般绚烂,有的寂如秋叶之静美;有的灿若星辰一样夺目,有的惊鸿一瞥似的短暂。人生如寄,命运百态,智者遵循三沸三歇,生活不必雕琢时光的刻度,也不必在意年轮的留痕,我们尽管在生活的褶皱里珍藏本真,静守灵魂的丰盈,与万物温柔相待,删繁就简,便是自在人生。
谁也不能给自己定制生命的密码,人生在世,生存不易,不仅需要奔跑、挣扎、拼搏,同时也需要停歇、静思和调整。有时顺其自然也是一种明智的人生哲学,就像我们眼前这样,累了就停下来喝茶,没有喝酒时的热血燃烧,更没有微醺后的壮怀激烈。清茶入口,心如止水,恬淡平息了浮躁。茶在口中品,花在身边开,云在眼前散,鸟在天上飞,困了就打个盹,任尘埃如何纷扰,我自酣然入梦。
生活最好的模样就是心静如茶,平淡如水,无波无澜,怡然自得,这难道不惬意吗?
(作者系湖南广播电视台原副总编辑)
来源:新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