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王若晔 李志强
量子计算机还要多久才能“诞生”?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所作主题报告《从物理三明治到人工智能》中提到,量子计算机研制需要战胜错误率、相干时间、保真度、硬件方案的不确定性等五道难关,估计至少需要10到20年时间。
从传统计算发展到量子计算,不到100年时间。传统计算机硬件离不开一种不对称的“三明治”,即半导体“三明治”,也就是场效应晶体管,可以简单理解为三明治两边的面包是导体和硅,中间的火腿是绝缘层。
“半导体晶体管、超导晶体管等的发明,对今天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量子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薛其坤说。
进入AI快速发展时代,意味着超高的算力、超高的存储密度和超低的能耗。“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是另一个‘三明治’的故事。”薛其坤说,量子晶体管简单说,就是铝作为“三明治”的面包,氧化铝作为中间的火腿。但是科学家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它变成一个可以用来做计算的量子计算机。
“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我们也非常期待与‘一带一路’的朋友们交流合作。”薛其坤说,从基础科学发现到最后走向生活、走向工业,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物理“三明治”的故事会继续下去。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