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这份年度报告发布,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发布时间:2025-06-12 16:30:23

四川在线记者 宁宁  何海洋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主题活动之一,空间信息科技促进创新之路建设论坛在成都举办。论坛上,《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一带一路”篇》正式发布。

据介绍,《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一带一路”篇》为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自2019年起推出的年度报告,聚焦突破传统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式,围绕一带一路区域“零饥饿”“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等七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典型区域、国家、跨区域和全球层面系统展示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监测评估体系的最新进展。

报告累计形成156个研究案例、141项数据产品、91种创新方法与模型以及119项重大科学决策支持成果,广泛应用于粮食安全、清洁能源、韧性城市等关键领域,充分验证了地球大数据技术在突破传统统计方法局限,实现动态、精准、广域乃至全球尺度评估方面的独特价值,为全球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了可借鉴和推广的“中国方案”。

论坛上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包括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分别与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地震研究所签署《数字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计划合作备忘录》,《基于量子计算赋能的下一代射电天文科学与技术研究合作联盟启动协议》等。

数字可持续发展国际大科学计划于今年2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由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全球35个科研机构、大学与国际科技组织发起,旨在构建数字可持续发展科学新范式,用变革性数字技术驱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科学规律的系统性认知,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高水平发展。

“该计划强调全球尺度上解决可持续发展科学问题,应对可持续发展重大挑战,促进全球科研治理机制的完善。”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说,主要通过国家间共同发展星座、搭建云平台、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和理论来获取全球数据,从而用数字手段推进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目前已吸引全球32个国家的65家机构加入计划。

此外,来自中国、吉尔吉斯斯坦、意大利、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加纳、芬兰等国的政府官员、科学家以及国际组织机构干事还围绕空间信息服务社会、地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空间技术驱动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开展热烈研讨。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