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为何至少执行11年?

发布时间:2025-06-13 16:16:20

四川在线记者 邵明亮 

6月12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国际子午圈空间科学圆桌会议在成都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主导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至少执行11年。

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是以我国子午工程为核心,联合东经120°、西经60°子午圈沿线十余个国家约五千台各类仪器,开展全球多要素综合观测,深入研究地球系统物质在太阳和地球活动的双重驱动下的运动规律,旨在揭示空间天气与全球变化的相互影响,为应对地球灾害和空间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这项计划为何至少执行11年?

记者从圆桌会议上了解到,太阳活动大约11年为一个周期,它会引起空气中、地面上一些物质的变化,甚至可能改变气候。该计划至少执行11年,就可以完成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以上的日地空间环境探测和研究任务,将获得更为完整的太阳活动监测数据。

而在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四川也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该计划是以我国子午工程为核心开展科学研究,而子午工程一期、二期均涉及四川。

与会专家表示,四川面积广阔,川西地区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光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高、电磁干扰少,子午一期工程在四川布局了综合性站点,四川还是子午二期工程的主要承载地——在甘孜州稻城县建设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项目(又称“千眼天珠”)已实现10个太阳半径的连续稳定太阳射电成像与频谱观测能力,将为后续相关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观测数据。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