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习语回响丨校企联办订单班、AI生涯咨询师指导 四川高校聚焦就业前端赋能学子未来

发布时间:2025-06-16 16:36:00

四川在线记者 江芸涵  卢春阳

盛夏蝉鸣起,又逢毕业季。2025届高校毕业生即将背上行囊奔赴山海,开启人生新征程。

为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我省高校聚焦就业前端,积极探索创新路径,系统性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力与市场竞争力。西南石油大学以订单班为桥梁,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硬核技能,为行业精准输送人才;西南交通大学借助AI技术创新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锚定职业方向。近日,记者走进这两所大学实地探访。

西南石油大学订单班,校企搭台为行业育优才

6月12日下午,在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的天台,记者看到了一个200平方米的200KW光伏电站,整齐排列的光伏组件,恰似一个巨大的蓝色盖板盖在图书馆大楼,它还有一个名字——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综合示范基地光伏实训实证平台。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白丽弘邀约了几个同学正在这里拍照,给自己的毕业季留下珍贵的纪念。作为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综合示范基地光伏产业人才订单班的学生,她曾在这个平台进行实践和科研,所付出的汗水最终都得到了回报。

去年秋季学期一开学,白丽弘就落实了就业去向,随后被保研到四川大学深造。能顺利保研,很大程度得益于她手握SCI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2件。白丽弘将如此硬核的科研成果归功于在订单班的学习,每一次车间实践、每一轮课题研讨,都是她成才道路上的加速器。

西南石油大学与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简称“通威”)联合开办的光伏产业人才订单班,从2019年开班初期的33人发展到2023年超500人以上规模,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光伏本科人才订单班。班上学生的实习就业转化率超90%,超30%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这个班上,每位学生都拥有由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属“导师团”,“三师”全程指导学生学习、实践、科研,确保学生掌握内容与产业升级脚步同频;在校企双方反复打磨的授课计划里,“冒着热气”的一手行业信息被及时嵌入,不仅精心设计了光伏发展史、工艺流程原理等专业课程,还推出法律与礼仪、企业管理等素养培训课程作为必修内容,满足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型需求。

订单班通过“把生产线搬进课堂,让论文写在车间”的模式,让白丽弘能够较早地进入企业实习,接触学习到行业的尖端光伏技术。在大三上期的生产实习中,白丽弘对太阳能电池的高效优化产生了极大兴趣,在导师指导下,她和同学组队调试车间参数、碰撞创新火花、调研市场匹配度……有“研”有味的“解题”过程让她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如今,她牵头研发的“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化技术”项目已发表SCI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2件。

在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副院长王平看来,“订单班相较于普通专业,更加注重校企深度融合与协同育人。”“邻里式”产教融合,实现近距离协同;“定制化”培养方案,精准对接产业人才需求;“多导师”协同教学,赋能学生多元成长;“沉浸式”实习实训,无缝衔接岗位能力。正是通过这些模式,订单班实现了从“理论教学”到“产业实践”的全链条培养,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行业适配性。

不仅是与通威合作,西南石油大学还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通过共建订单班、实习实践基地等方式开展协同育人。近年来,学校就业毕业生中奔赴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基层一线的达80%,扎根中西部的达70%,投身能源行业的达45%。该校党委书记张烈辉表示,学校还将进一步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为牵引,把就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西南交通大学AI生涯咨询师,从“给予者”转变为“启发者”

面对就业抉择,该如何作出选择?如果同时拿到互联网大厂和科研机构的offer,你会用哪些标准做决策?今年4月,西南交通大学推出了一款名为“阿悟”的AI生涯咨询师智能体,引导大学生进行深入自我探索,帮助学生锚定职业方向,促进学生行动和提升。

6月11日,在西南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本科生陈爽跟记者分享了她使用“阿悟”的感受。

第一次使用“阿悟”时,陈爽就被这个“AI老师”独特的模式吸引。不同于传统AI直接输出职业建议,“阿悟”通过“你过去的经历中,哪些能力让你感到最有成就感?”等问题,像剥洋葱般引导她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比如她在为保研还是就业纠结时,“阿悟”没有给出二选一的答案,反而会一步步提问: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对科研的渴望,还是对尽快就业的需求?“‘阿悟’不像是一个AI建议工具,它更像是一个生涯规划师、引路人,帮助我充分认识自己后去作出选择。” 陈爽说。

在“阿悟”之前,西南交通大学就推出了“交大就业AI助手”,实现了签约流程智能解析、签约问题诊断、毕业去向办理指引、招聘信息回溯等功能。学校很快发现,AI能够为大学生生涯规划提供高效快速的信息支持,但同时也带来了AI依赖的问题——大学生越来越习惯于向AI要答案,而不是在充分的自我认知、探索、觉察的基础上自己得出答案。

“当技术能快速提供信息时,我们更需要守护教育的人文内核。”在学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周曦看来,“阿悟”的诞生源于对教育本质的回归,不在于给出标准答案,而在于唤醒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阿悟”突破了过去AI更多基于静态发展的“特质因素论”,转而采用动态发展的“生涯适应论、生涯发展论”,由传统的“顾问式咨询”向“教练式咨询”转变,启发学生自我探索觉察,激励学生自己作出生涯决策,将AI生涯咨询师的定位从“给予者”转变为“启发者、陪伴者、赋能者”。

除了一对一的生涯咨询,西南交大也在思考与课程的结合,推出了一款课程版AI生涯咨询师“小先生”,开始在学校职业素养提升选修课《为学为事为人》中试点运用。学校将从2025级学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实现大一年级全覆盖,“阿悟”也将作为课程辅助工具全面应用,包括探索专业、探索职业、了解企业需求、明确目标方向等。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