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熊晓雨
互联网流量一浪又一浪,让许多人没意识到,冉光辉并未走上那条外界设想的轨道:一位平常父亲的“流量逆袭”故事。
打着赤膊,右手牵着3岁儿子冉俊超,左手把货扛在背上。2010年,摄影师许康平拍下“山城棒棒军”冉光辉在朝天门梯坎的工作场景。两年后,这张照片火遍全国。然而十五年里,老冉买房、小冉高考,流量几度敲响冉家大门,今年60岁的冉光辉仍然踏踏实实扛着扁担,他始终适应不了互联网这条“绳索”。
2025年6月15日,父亲节。摄影师许康平从杭州返回重庆。对他而言,这只是每年一次的约定,但想找上门的媒体太多。他向四川在线记者转述了冉家父子不想过多被扰的意愿,“他们最近真的很累”。没去打扰这场聚会,在许康平的讲述中,川观新闻记录下镜头之外的真实人生,比喧嚣流量更平淡,也更坚韧。
扁担依旧很宽
2010年,重庆朝天门,即将大学毕业的许康平将镜头对准冉光辉。时隔两年,照片突然在网络走红,冉光辉成了名人,上过电视、登过报纸,还去过几次北京。一位普普通通的“下力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被人熟知后,冉光辉偶尔会发一些干活时的照片和视频到社交平台。他更新频率很低,内容也不精致,别人镜头下的他大多是抿嘴笑的一贯模样,账号却有了近9万的粉丝。许多同行和商户误以为这些会给冉光辉带来不错的收入,他解释过,但别人信不信,难说。
“冉光辉没有因为这几张照片赚到钱,就是变成一个有名的人而已。”2012年起,许康平几乎每年都回重庆,站在朝天门的相同角度,为冉家父子留下合影。许康平说,“百分百确定冉光辉一家没有从这张照片中赚到大钱。”在他眼里,冉家人的品质和性格“注定成不了网红”。
流量变现的橄榄枝不是没向冉光辉抛过。2022年,冉光辉拿着一份合同向许康平咨询,某家MCN机构想和他合作,有专人跟拍,冉光辉负责出镜,偶尔直播带货。许康平觉得这没什么不好,“人之常情,谁不想生活好过一些?”但尝试几次后,“网红”这条路还是失败了。“他的性格让他拍出来的东西不对路,变现能力不强。”很快,冉光辉退回了熟悉的朝天门批发市场。
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个性:吃得来苦却走不来捷径。比起摸透互联网陌生的规则,做好一个“棒棒”显然让冉光辉觉得踏实得多。许康平观察过,一天中,最晚早上8点,冉光辉就会出现在台阶最高处的大正商场,他得把货收齐,堆上自己的板车,送到物流点,然后又从物流点送货到商场。无论多重的包裹,他都能绑得结结实实,方方正正。相比镜头中的沉闷木讷,冉光辉在迷宫般的商场里来去自如,练就了各项搬货的独家技能。
不过,“棒棒”按包裹大小收费,饶是冉光辉一天来回十几趟,他的收入也不固定。一些“棒棒”会抱怨,甚至挑活干,但是冉光辉不会。这么多年来,许康平觉得冉光辉一直“很拼”。早些年,冉光辉白天结束“棒棒”工作,晚上还会去找其他体力活,去工地清理建筑垃圾、帮老板抬重货,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如今上年纪了,他“也似乎不在意自己的身体”。许康平发现,虽然冉光辉也向他提及身体不适,但在“微信运动”里,冉光辉几乎每天都是3万步以上,步数总是位列第一。
如今,属于山城棒棒军最好的年代逐渐过去,冉光辉的同行们也相继转行,但他似乎还不会停下。许康平曾在2013年写下《为儿子再扛二十年》的报道,这个家庭要让“让儿子在城市扎根”。许康平估计,“以此来计算,冉师傅身体撑得住的话,也许还会扛8年。”
父与子的默契
6月15日,许康平向四川在线记者发来一张他和冉光辉的合照。这个周末,在这套2017年由冉光辉买下的60多平方米、三室一厅的二手房里,两个认识十五年、同为三胎家庭父亲的男人坐在一起庆祝父亲节。他送给冉家父子一本15年对比相册,“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件作品,更是我人生的一个镜头,也是冉师傅跟冉俊超人生的一个镜头。”
时隔很久再见到冉俊超,许康平发现他攒钱为父亲买了新衣服和智能手表,希望智能手表能帮自己记录父亲的身体情况。“他送我上大学,我想送他健康”。父子俩话虽不多,但都默契地笑了。
冉家父子的相处,在许康平记忆里向来是寡言却互相理解。冉俊超五六岁时,冉光辉在商场搬东西,他就跟在父亲身边,对着“许叔叔的镜头摆pose”。长大后,冉俊超做作业,冉光辉回家后会在一旁默默地陪陪儿子。谈到冉俊超喜欢的东西,冉光辉参与不进去,会默默听着、记下来。
冉俊超从不觉得父亲的身份让他“丢面子”。在小时候一篇《写给父亲的一封信》的作文中,他就坦然写下父亲的“棒棒”职业,“我的父亲是一位平凡的人,他是一名搬运工,路旁高楼大厦都有爸爸的身影。”而如今,面对媒体,冉俊超更感到骄傲和自豪,“15年来,我爸从最开始的租房住,到最后凭着双手干出一套房来,这怎么不算一种奇迹。”
今年高考,冉光辉没去送考。他不想引来太多关注、给儿子压力。高考结束后,流量的潮水不断涌入。吃饭、出门,甚至一个寻常的举动,都被镜头捕捉、解读。这对即将步入大学的冉俊超而言,是一种未曾预料的打扰。冉光辉很尊重儿子,他向许康平提过近期少接受些采访的想法。
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总是把儿子的想法放在心上。许康平说,“我把冉师傅视作我的榜样,因为他教会了我怎么做父亲——踏踏实实干好养家糊口的活计、稳稳当当守护好身后那个家。”
父亲节这天,三个男人走上熟悉的重庆朝天门,许康平照例给冉家父子拍摄每年的合影。望着熟悉的台阶,许康平突然来了想法,十五年里首次让父子俩交换了位置。“我让冉俊超站在原来爸爸的位置,希望小冉能有接棒的感觉,慢慢成长,慢慢接过爸爸身上的重担。”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