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瞄准“文旅+” 碧峰峡打造沉浸式生态新体验丨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

发布时间:2025-06-27 17:49:01

卢星宇 四川在线记者 李志强 雅安观察 黄刚

猛兽投食车的防弹窗后,游客屏息将牛肉递出,与虎狮仅一窗之隔;“和谐家园”里,孩子们笑着抚摸羊驼、梅花鹿柔软的绒毛——这些充满张力的互动场景,正是碧峰峡近年来赢得市场青睐的“情感密码”。6月26日上午,2025年“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二季度主题采访组来到雅安碧峰峡,沉浸式感受这里“文旅+”融合的新气象。

碧峰峡是久负盛名的5A级旅游景区,位于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20000余亩。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野生动物园和风景区三部分组成。风景区由左右两条峡谷组成,区内林木葱郁,苍翠欲滴,崖壑峥嵘,峡谷内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万个,距离成都一个多小时车程,是休闲度假、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动物互动体验,让游客与自然“零距离”

“我在碧峰峡待了27年,我始终认为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注重‘旅游+百业’‘百业+旅游’的发展思路。”雅安祥源碧峰峡旅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志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近年来,碧峰峡策划了猛兽区投食、动物亲密接触一系列特色活动,以“人与动物互动”作为产品的核心亮点,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深入了解动物、亲近自然,吸引了众多游客。

在猛兽区,游客坐上投食车,可通过防弹车窗上的投食孔,用牛肉喂养老虎和狮子,体验“惊险之旅”。在和谐家园,游客可以亲密接触羊驼、梅花鹿、天鹅等温顺动物,享受“萌趣之旅”。

研学游让生态保护意识“生根发芽”

“我们秉持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希望孩子们来到这里能学有所得。”当研学团队穿行于8个免费科普课堂,碧峰峡用“研学+旅游”展现了文旅融合的深度。水豚栖息地旁、环尾狐猴林间,专业讲师以妙趣横生的方式揭开动物行为奥秘。2024年,景区持续创新研学旅游项目,焕新野生动物园,增设科普小课堂,全年景区接待了超过150个研学团队,研学游客量16054人次,春日森友会、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等主题活动,让生态保护意识在体验中生根发芽。

今年1月,碧峰峡“动物互动科普研学游”入选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公布的全国35个风景名胜区文旅融合典型实践案例,实现了文旅与研学的深度融合。

创新推出“5G+VR+无人机”

创新不止于体验。景区斥资千万元打造的空中廊桥如一道飞虹跨越峡谷,180米高空之上,游客尽览云海苍茫。桥塔以“竹笋”“竹叶”为形,巧妙构筑“熊猫拔河”的意境,成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绝佳注脚,不仅连通了野生动物园与大熊猫基地,更优化了游览路线,让山水之美触手可及。

同时,景区内还设有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及配套服务设施,如萌趣酒店、熊猫餐厅等。

去年,碧峰峡创新推出“5G+VR+无人机”全景实时直播云游览,游客通过VR便能沉浸式体验碧峰峡生态文化、地质文化。

“如果说大熊猫与峡谷是碧峰峡的招牌,那么创新体验产品则是为景区带来持续吸引力的源泉。”陈志全介绍,从萌趣主题酒店到熊猫餐厅,从空中廊桥到动物使者项目,当下,碧峰峡景区正以全新的路线、玩法、体验、视角和场景,致力于打造以“大熊猫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度假区,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文旅融合景区典范,引领“文旅+”的新潮流。

“未来,碧峰峡将持续提升设施与服务,深化雅安雨城区农文旅融合,让这片青山绿水持续释放‘万千气象看四川’的澎湃动能。”陈志全表示。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