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卢薇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的通知(下称《办法》)。
根据《办法》规定,“从业机构开展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从业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消息一出,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有筹备婚礼的市民问:“现在金价处于高点,我们购买‘五金’的预算已经超过了10万元,到时购买会不会受影响?需要我自己去申报吗?”
针对部分网友担心的“黄金大额交易会不会受限”“消费者购买时是否需要申报”等问题,贵金属行业资深从业人士介绍,《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旨在通过建立系统化监管框架,防范贵金属与宝石交易领域的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具体解释权在央行,目前我们也在等待实施细则出台。但可以明确的是,《办法》只针对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达到1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或等值外币、且使用现金的相关交易,并由从业机构提交大额交易报告。换句话说,消费者通过刷卡等方式正常购买黄金等贵金属和宝石,不受金额限制,也无需进行任何申报,可放心消费。”
《办法》所称“从业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从事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的交易商。“贵金属”是指黄金、白银、铂金等及其铸币、标准条锭、制品、中间产品和精炼后的原材料等,“宝石”是指钻石、玉石等天然宝石的各类原材料及首饰、制品实物形态。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