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一年收回种植成本,这种葡萄能否接棒“阳光玫瑰”成下个爆款?

发布时间:2025-07-03 16:30:59

四川在线记者 阚莹莹 

7月2日,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以及砧木评价与改良岗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天府新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5年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成都举办。早上不到9点,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刘家坝村的种植基地里,就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位葡萄技术专家、种植大户。

这里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葡萄种质资源库。从各地闻名而来的种植户们都带着同一个疑问:“巨峰”已经在市场上销售多年,曾经的贵族葡萄“阳光玫瑰”也面临品质下降、价格下跌。谁能接棒,成为下一个“爆款”?

神似“白月光”,“蜜光”俘获种植户

数据统计,四川葡萄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连续多年产值超过百亿元。主产区集中在西昌市、成都平原周边区县,以“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为主。

香气浓郁、果味清新、口感脆甜,这是从日本引进的“阳光玫瑰”初登国内市场时,能够快速俘获人心的“绝招”,市场价一度卖到数百元一斤。种植基地里,一种名叫“蜜光”的葡萄正是成熟季。一见“蜜光”,不少种植户便想起“阳光玫瑰”这个曾经的“白月光”。

从外形看,“蜜光”很有自己的特色。它的果粒相比阳光玫瑰更小,成熟后呈现深黑色。“但‘蜜光’不像‘巨峰’偏软,而是口感脆甜,并且有浓郁的香味,这和‘阳光玫瑰’很类似。”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籍田昱辰家庭农场主万鹏种了多年葡萄,在他看来,“蜜光”果粒较硬,意味着适合长期储存运输。这也是当初“阳光玫瑰”能够快速在市场上铺开的关键。

而不同于从日本引进的“阳光玫瑰”“巨峰”,“蜜光”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自主选育,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现在市面上很大部分水果品种都由国外引进。我们希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蜜光’,能够凭借自身优势在葡萄品种界打破国外垄断。”国家现代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刘伟说。

一年收回成本?种植户既兴奋也忧心

既有国外品种的品质,又有国内的知识产权。种植户们愿意为新品种买单吗?

“成本不低。”在籍田街道种植了40多亩葡萄的万鹏初算了一笔账。“种植葡萄必须用设施大棚。一亩地建园初期就要投入大棚设施搭建、土壤改良等3万多元的成本,再加上人工、肥料,第一年的投入就要4万元左右。”

“如果管理得好,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刘伟给种植户估算了第一年的效益。“自主选育的品种,免去了种植户的品种使用费。第一年建园种植,第二年就可以丰产,亩产能达到3000斤左右。根据前期市场表现,‘蜜光’普遍能卖到10元到15元一斤。也就是说,行情较好、管理得当,种植户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一年就能收回成本,这让种植户很动心。逛了一圈葡萄园,主营龙泉驿水蜜桃销售的四川盘信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维波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葡萄也是龙泉驿区的主要农业产业,现在成都市有智慧农业相关的补助项目。我们计划引进新品种和智慧设施大棚,把龙泉驿的葡萄产业也带动起来。”李维波说。

不过,万鹏还有自己的担心。“新品种的确很好,但一旦大家铺开种植,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跌落神坛’的‘阳光玫瑰’。”

“品种不仅要推广,也需要引导。我们正在四川开展系统的技术服务,培养一批懂农业的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队伍、农技人员,全方位提升水果产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帮助产业健康发展。”刘伟说。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