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杜杰 高杲
机器人帮忙搬运货物,无人机空中血液运输……7月3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场景发布对接大会(泸州)举行,不少参会的人员发现,从智能制造到生活服务,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渗透各个领域。
当天大会现场,不仅公布了88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和技术(产品)清单,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也正式发布。
这些变化将带来什么?记者在现场找寻答案。
看清单:
既包括供给也涵盖需求
折射人工智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技术正嵌入越来越多的新场景,为生产生活打造了更多“未来感”,这一点也体现在此次发布的88个清单中。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这88个清单包括51个应用场景开放需求和37个技术(产品)供给方案,主要涉及先进制造、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社会民生(养老康复)三大领域。
其中,先进制造领域,有新材料产业基地智慧工厂等17个场景,焊缝补焊机器人、智能炼钢系统等12个技术(产品),覆盖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应急救援领域,包括消防控制智能化管理等10个场景,以及无人机空中血液运输等13个技术(产品);社会民生(养老康复)领域,主要有智能客服、无感监测等24个场景,心理状态评估设备、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等12个技术(产品),覆盖智慧养老、健康管理等重点领域。
它们中,有些提升了生产效率。作为先进制造领域的技术(产品)供给商,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崔爱香早早来到现场,他们带来一款智能在线检测设备,可以用于生产车间的检测环节,前期测试的漏检率仅为0.5%,“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能够和更多制造业企业达成合作,提升工厂智能化水平。”
有些扩大了应用范围。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森林防火多模态大模型与智能预警处置平台,可以提供数据融合、全画面分析、现场火点检测、联动预警等全流程的服务。该企业董事长助理李佩芸说,这些服务,可实现森林防火领域的智能化管理。
还有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四川行走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一款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以和社区站点配备的专业康复师配合,对老年用户进行评估、训练与跟踪等工作。
不少与会者表示,随着这些清单的发布,不仅能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还将推动更多产业转型升级。
看保障:
从场景开放到债券申报
6大保障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
清单已发,又该如何保障?活动现场,省科技厅明确了主动开放场景、政府采购服务、算力费用补贴、申报专项债券、争取国家试点、广泛宣传推广等6大保障措施,为各类创新成果应用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比如,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人工智能行业示范应用专项,为开放“真场景”的主体、促进“真应用”的合作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活动现场,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正式发布。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高级经理杨真介绍,基金聚焦算力、行业垂直大模型、智能硬件等重点产业,关注智能化水平、成本、商业化场景三大投资点,依托四川省政策环境、人才资源、科研基础以及产业配套设施等优势,覆盖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产业链,突出基金招商和产业导入功能、同步挖掘本地优质企业,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一个个保障措施,也让不少与会人员发展人工智能的信心更足。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晏殊说,医院将重点发展“基于‘AI+康复、护理机器人’2.0版无陪护病房项目”,希望能将人工智能与老龄诊疗、老龄照护相结合,利用外骨骼转运机器人、疗养机器人、智能轮椅等助力老年人进行上厕所、洗澡、吃饭、拿东西等活动。“希望能研发一些小切口的产品,满足老年人不同的个性化需求。”晏殊说。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