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成都世运会倒计时 “净优亮美”专项行动焕新城乡“颜值”

发布时间:2025-07-09 10:35:46

四川在线记者 吴亚飞

近日,细心的成都市民群众,发现身边不少新变化:闲置的城市 “边角料” 变身活力空间,淤泥堵塞的河道变为水清岸绿的湿地……今年以来,成都启动城乡人居环境“净优亮美”专项行动,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城乡肌理。

7月8日,四川在线记者从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获悉,截至6月底,全市新建提升环卫公厕61座、处置生活垃圾364万吨、处置道路病害1.9万余处,打通断头路14条、提升街区街巷街角273个……一组组数据背后,折射出街头巷尾、房前屋后的美丽嬗变,为即将到来的成都世运会擦亮城市美好底色。

由乱到治:

一条便道暖千家 人居改善焕新颜

青羊区黄田坝街道经二路,市民群众在梧桐树下散步乘凉。“变化很大!”望着生活了几十年的老街焕然一新,戴先生感慨,“以前这里路面坑洼,小摊乱摆,车辆乱停,雨天排水不畅,简直没法下脚。”

这条路建于上世纪80年代,原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家属区道路,在数十年风雨中逐渐老化。“净优亮美”专项行动启动以来,为改善居民出行条件,黄田坝街道办启动经二路综合改造工程。

先是修复路面,找平路面,设水篦式井盖140余处,改善雨季路面积水情况。随后“疏堵结合”:一方面,在周边道路规划标准停车位,设置了共享单车专用停放区;另一方面,组建专职巡查队伍,采取“定点值守+动态巡逻”方式,对违规停放劝导整治。

改造后的经二路

如今,曾经被电动车“围堵”的人行道变得通畅,以往“见缝插针”的机动车也整齐地停进了白线框内。同时,这里还开辟出一片便民商区,规范管理在此经营多年的摊贩,留住街区的市井烟火气。

同样解决了居民进出院落通行不便的,还有成华区驷马城小区。

“再也不用下雨天走石板路了,满满安全感!”居民杜德荣笑称,街道社区修建的道路不仅方便出行,还在路口处还延伸了一方街角小花园,美观又温馨。

驷马城小区有458户业主,日常出行只有面向驷马桥路的小门,从大门通往高车一路的道路却迟迟未动工,居民便自发动手,在荒地上铺石块,形成一条70厘米的石板路,以供日常出行。

街道社区了解到居民出行不便后,为小区修建了一条宽两米多的水泥便道。“如今,小区业主们自发组建了‘养路队’。”驷马城小区业委会主任李先生介绍,“定期对绿化进行管护,还加装了监控设备,共同养护好这条‘回家路’。”

由乱到治,一条条便道暖千家,人居改善焕新颜。目前,成都完成城市道路拥堵路口微整治47处,打通市域断头路14条,巡查处置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城市道路设施病害问题1.9万余处,修补道路坑凼1900余处,在中心城区973条道路累计设置停车泊位5.2万余个。

由净到美:

“城市边角料”焕发新生 市民群众“转角遇见美”

“没想到小角落也能变身漂亮的公园。我每天晚饭后,都要来这里遛弯。”梁女士说起楼下的“乐8花园”连连夸赞。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净优亮美”行动让“城市边角料”焕发新生,也让市民群众“转角遇见美”。

曾经,这里是位于天府二街与三街交汇处的1公顷低洼荒地,石羊街道通过清杂物、清围挡、清荒芜,塑地形、塑功能、塑景观“三清三塑”行动,将这片闲置土地打造成全龄友好空间。

植被葱郁、小径蜿蜒,宽敞平坦的塑胶绿道串联起儿童游乐区、青少年运动场和适老化健身区……“乐8花园”集休闲游憩、儿童游戏、运动健身、文化展示多功能于一体,日均接待市民超500人次。

不远处,盛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一个曾经被遗忘的露台,变身为充满温情的邻里客厅。街道实施共商、共建、共享模式,设计师与居民联手搭建阶梯式立体花园,32户家庭捐赠绿植并签订养护责任书,社区联合附近学校开展“毛线树”艺术创作。街道通过精细化设计和参与式治理,不仅美化空间,还升温邻里关系。

从荒地公园的生态重生,到邻里客厅的情感共鸣,“小空间”折射着“大民生”。纵观全市各地,成都累计优化提升街区街巷街角273个,完成建设口袋公园6个,打造“金角银边”公共空间48个,完成特色街区打造10个,持续塑造蓉城景观。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