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廖诗雪
“赶在汛期前完成了,一点也没影响生意。”7月8日,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舒哥农家乐的管理人员舒启恒说,最近农家乐正值避暑旺季,每周末都满客,用水需求较大。今年5月底,他和镇上多位村民向镇政府反映了水管老化破裂问题。工作人员随后上门安装好新水管,水压更稳再没漏水了。
目前,龙苍沟镇发展村已新建沉砂池2座、容量为500立方米的蓄水池2座,本周预计完成涉事3公里供水管道的所有更换维修任务,确保群众汛期生活需求,项目完工后等待村民监督员验收。
“旱大于涝,旱涝急转。”荥经县应急管理局局长陈刚分析今年荥经县的汛情,尤其是龙苍沟镇,降雨量常在全省前列,是全县汛期防灾减灾的重点区域之一。基于此,龙苍沟镇升级了常备安置点。
安置点由25个独立小房间组成,每个房间内有4张床,还有衣柜和桌子,设有医疗救助室、洗衣房、用餐区、洗浴区、停车场、运动操坝、垃圾区等。今年6月,万年村村民杨学林冒着大雨搬进安置点,一进门看到洗衣房,赶紧把湿衣服都洗了,他说:“工作人员特别细心,知道我家老人腿脚不便,专门安排了离卫生间最近的房间。”
龙苍沟镇镇长熊毅威介绍,此前在走访调研、个别访谈中,有村民反映之前的临时安置点老人和儿童上下楼不便,大通铺令不少人难眠。考虑到龙苍沟镇每年防汛人员转移压力大,龙苍沟镇在相对空旷的地势高处,修建了这个常备安置点,能容纳涉及转移的百位村民,今年5月投用。平时,这里还是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应急演练的场所,已储备折叠床、应急食品、饮用水等生活物资,发电机、抽水泵、救生衣等防汛抢险物资近千件,为全县大应急系统提供支持。
这些基层安置点,还连接着县级“智慧系统外脑”。
在距离龙苍沟镇常备安置点约18公里外,是雅安首个县级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基地内的指挥系统内显示全县12个乡镇(街道)安置点广场的实时录像,以确保汛期基层安置转移到位。
陈刚介绍,指挥系统内还包含了视频监控森林火灾系统、实时雨量显示系统等。更为重要的是,这套系统的综合信息能共享给全县每个村镇。当发布临灾预警时,12个乡镇(街道)和多个村级应急处置小组,可通过系统视频会议确定工作安排,形成纵向“12+N”的应急指挥体系。
横向上,这个县级应急救援基地设置了防震救灾、森林防火、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6个方面的指挥体系,安全生产部专设了煤矿、工贸、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非矿山安全等4个专门种类。陈刚介绍:“这套‘6+4’体系背后的多部门工作人员,目前在基地集中办公,统一调度。这减少了各部门和基层人员‘多头开会’的时间,大家也有更多精力把村镇防汛工作做扎实。”今年以来,当地开展拉网式排查500余次,累计转移群众1709户4864人次。
雅安市市级层面学习教育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介绍,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雅安聚焦“党员受教育、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采取实地走访、民生热线、网络信箱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诉求反映,依托“阳光问廉”“有事找纪检·解决靠组织”推动解决了一批用水难、办证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惠及群众2000余人,真正让群众可感可及。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