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央企“传帮带”民企,催生2.5亿元订单

发布时间:2025-07-10 20:18:43

四川在线记者 兰珍 

“央企为什么带民企?”“‘政策计算器’活跃度怎么样?”“企业融资贷款的成功率有多少?”7月8日至9日,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专家,走进自贡市沿滩区,探访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进展。

作为2023年四川从183个县域中层层“比选”出的首批4个改革先锋之一,沿滩区肩负着破解民企融资难题、助企降本减负、惠企服务直达、推动转企升规、多元化解纠纷等试点任务。三年的时间,试点成效究竟如何?记者跟随专家组一起探访。

探新路

央企当起民企“带教师傅” 结对抱团发展实现多赢

“有毒环境,呼吸机是生命最后的防线。”7月9日,在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中昊晨光(自贡)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昊晨光)的专职消防员杨永刚正在对彩灯制造企业的10余名新员工进行消防培训。刚入职的徐天乐根据指示,迅速背起正压式呼吸机、戴紧面罩,紧盯屏幕上跳动的虚拟场景,一步步完成应急处置操作。一旁,灭火器使用、安全急救等培训同步展开。基地其他区域,更多学员在专家指导下操作特种设备,操作区只闻器械运转声。

“过去考化工重点监管工艺操作证,要脱产20天跑成都。” 自贡沿滩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龚旭指着基地说,这个由园区出场地、高校出设备、央企出技术共建的实训平台,重点开展特殊作业安全、应急处置等专业培训,去年底投用后已培训超300人次。

据悉,该基地是“央企带民企”的改革试点举措。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自贡市化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方,包括7家央企。一直以来,化工民营企业面临资金量小、产品单一、员工安全操作意识不高等困境,沿滩区依托入园央企在市场、技术等方面体量优势,通过广泛动员,创新性地促进央企、民企“牵手”。

央企为何愿当“带教师傅”?民企为何愿意来学?

除了广泛动员,“还要摸准企业需求,有效地运行机制。”龚旭点出关键:以实训基地为例,民企员工本地培训,省下差旅费,且不误工,效率翻倍;而央企专家授课,有收入补贴,又积累资质学时,一举多得。

记者走访发现,不仅如此,通过“央企带民企”,央企与民企还从“物理相邻”走向“化学融合”,实现结对抱团发展。

在园区的另一头,惠科达仪表制造厂区,机械轰鸣、焊花飞溅,工人正赶制一批精密器件,其中的几款液位计,正是中昊晨光的货。依托“央企带民企”机制,两家企业已结成战略伙伴,惠科达成为中昊晨光重要设备零件供应商。目前,沿滩区此类“央民CP”已达26户,累计催生合作订单超2.5亿元。

解难题

企业对政策吃不透嚼不烂?惠企服务从“大海捞针”变“一键直达”

开展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沿滩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企发展政策,然而,落实过程中,不少企业反馈,惠企政策层级种类广、涉及部门多,企业往往对政策“吃不透、嚼不烂”,再加上部分项目申报时效要求高,白白“荒废”不少支持。

如何让企业更简单直白了解政策?如何让企业和政策能高效“适配”?

“走访了辖区内众多企业,听取了大家的心声,我们在省内率先推出一款‘计算器’。” 在沿滩区民营企业法治服务中心,回应专家组疑问时,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揖辉点开手机上的小程序“政策计算器”:“企业动动手指就能适配政策。”

记者随即验证打开小程序,在“智能匹配”框输入“小微型、碳减排”,半秒内,税费减免、技改奖励等5条精准政策及申报链接即刻弹出,支持金额更是以加粗加大字体置顶显示。

刷新“政策超市”页面,按时间、层级(区/市/省/国家)分类的政策一目了然。“为了确保政策匹配精准度,升级后‘政策计算器’接入DeepSeek,能够更智能地理解政策,让企业能‘傻瓜式’操作。”王揖辉解释。

翻看该小程序,除了政策“匹配”功能外,还有金融超市、产品超市等,入驻主体包括22000多户企业、23家银行、地方部门。企业可随时卖产品、找需求,发布融资的数额等,银行2日内必须跟进回复,对于优质客源,还会在线“抢单”。

据悉,这款县域“掌上经济圈”,目前入驻的金融机构包括沿滩区所有银行,上线的金融产品129个,收集融资需求超8亿元,促成融资近4亿元,融资的成功率超过40%。后端显示,“政策计算器”小程序浏览量已超47000次,日活用户超500人次。

据悉,沿滩区首创“政策计算器”后,重庆大渡口区及四川资阳、内江、南充、乐山等的10余个县区已密集“复刻”上线,服务更多受众。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