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价格高至数百元一斤,鸡枞菌何时实现完全人工培育?

发布时间:2025-07-11 16:57:41

四川在线记者 阚莹莹

“青龙湖鸡枞菌窝子分享,跟着我不‘空军’!”“周六早上6点出发龙泉山捡鸡枞菌,有没有人组队?”

7月,四川人的“夏日限定”——野生鸡枞菌开始出菇。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被称为“菌中之王”的鸡枞菌,在市场上的价格一度飙升到四五百元一斤。由于鸡枞菌只能生长在野生环境,更是让“打野”爱好者心向往之。

“打野”之外,有办法实现鸡枞菌“想吃就吃”吗?7月10日,在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栽培与生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省食用菌所栽培中心”)的实验室里,一朵完全由人工种植的鸡枞菌,已经破土而出。

打开“黑箱”:

找到“野生精灵”共生关系

“我昨天不小心用手碰到了这朵幼菇,估计它要停止发育了。”7月10日,在省食用菌所栽培中心实验室里,助理研究员杨学圳小心翼翼从泡沫箱里拿出一个透明培养容器,一朵鸡枞菌幼菇已经有六七厘米高。

去年7月,省食用菌所栽培中心人工培育出了四川首例鸡枞菌。今年4月再次实现鸡枞菌出菇,比去年提前近3个月。

即便成功实现多次出菇,但“停止发育”仍然是实验室里最常见的结果。驯化这个“野生精灵”,极不容易。杨学圳把这个过程比喻成打开“黑箱”。

在野外环境里,鸡枞菌和白蚁窝共生。当气候和环境达到一种特殊的状态,白蚁窝中才能长出“原基”,最终发育成一朵鸡枞菌。在这过程中,一旦环境发生轻微改变,鸡枞菌就会停止发育。

“我们知道鸡枞菌和白蚁共生,但共生关系如何运作?如何才能长出鸡枞菌?其中的原理我们并不完全清楚。”杨学圳说。

因此,人工培育鸡枞菌,就是在实验室里模拟野外环境的“黑箱”。通过观察记录“黑箱”中的共生体,最终明确白蚁调控鸡枞菌生长发育的行为,找到可利用的规律,为人工栽培提供可行方法和适宜条件。

培育成熟的白蚁窝、多次调试模拟出最适合鸡枞菌发育的环境……去年7月,四川第一朵人工养殖鸡枞菌破土而出,这是人工培育10年来第一次获得成功。

最终目的:

完全脱离白蚁实现人工种植

“目前,实现鸡枞菌增产有这些途径。一是野生鸡枞菌抚育增产,二是鸡枞菌实验室内仿野生栽培,最后完全脱离白蚁的人工种植。目前,前两个技术我们已经掌握。”省食用菌所栽培中心主任李小林说。

在实验室仿野生栽培的同时,去年团队通过一系列野生鸡枞菌抚育技术,成功将通常在七八月出菇的野生鸡枞菌出菇时间延迟到11月份。这项技术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仅有完全脱离白蚁种植技术还未实现稳定出菇,这需要对白蚁行为的更多研究。不过,团队已经观察到白蚁很多有意思的行为。“我们发现,当菌圃中长出太多能发育成鸡枞菌幼菇的‘原基’,白蚁就会啃食‘原基’。当菌圃中长出杂菌,白蚁也会啃食掉。这与人类种植农作物时,要疏花疏果、防除杂草,有异曲同工之处。”杨学圳说。

李小林表示,团队最终目的是要脱离白蚁,完全依靠人工技术种植出鸡枞菌。“但这非常困难,距离商业化量产还有一段时间。我们还在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实现鸡枞人工培育。”

来源:四川在线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